邓铁涛的误诊其实是中医诊断学本身的根本缺陷所致。单靠四诊甚至一诊就能诊断疾病的,只有「平一指」、「薛慕华」之类的「神医」,中医泰斗们也许还差得远。只要中医坚持「四诊」,坚持它的独特而荒唐的诊断体系,误诊就是必然的。

文 | 棒棒医生

学医之初,我的老师就对我说:每一个名医都是从误诊中成长起来的。

医生的天职是尽量避免误诊,但医学远非完美,而医生又决非神仙,所以误诊仍在所难免。上至泰斗,下至实习医生,概莫能外。

真正的名医,一定敢于也必须直面惨痛的误诊!重要的是不断从误诊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精进医术,最终回报患者。

所以我,一个无名医生,也大胆对邓铁涛老的误诊病例进行浅陋的分析。尽管这病例不排除是居心不良者对中医泰斗的「诬蔑」;尽管资料简单还称不上是份真正的病历;尽管被误诊至死的是中医泰斗自己的妻子。

简单病史:女性,70余岁,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剑突下疼痛一日。中医泰斗诊断为「胃脘痛」,予服中药。第二天查心电图诊断「下壁心梗」,心衰而亡。

分析:该病例的核心问题实际是上中腹痛的鉴别诊断。上中腹痛的确是个常见的症状,但临床上不可掉以轻心。引起上中腹痛的疾病少说有几十种,在没有更多资料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详细地问病史。有些疾病可以从病史中得到重要线索,如慢性节律性腹痛提示溃疡病,胆石症史提示可能胰腺炎等等。病史无特殊的话,仔细的体检可能有益。除了腹部体征外,尤值得注意的是血压、皮肤粘膜、心脏等体征。应当运用一切体检手段,包括听诊器、血压表等,望闻问切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体检也不能发现特别征象,那么辅助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一、血常规,对感染性疾病有重要价值。

二、血、尿淀粉酶,对不典型的胰腺炎有诊断价值。

三、心电图,这是最易被忽略的。没经验的医生很容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殊不知,有少数心梗也表现为单纯腹痛。所以对于年龄较大的尤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之类基础病的腹痛患者,心电图可说是必作的常规检查!

四、有些少见的腹痛还必须做其他的如X线、CT等检查,如主动脉夹层。

回过头来看,本病例的经治医生所犯错误在于:

一、过于相信望闻问切四诊。这往往是名老中医们易犯的错误,年轻的中医们则没有这个胆子。毫无疑问,望闻问切作为诊断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象胃癌、主动脉夹层、本例的心梗等可能表现为上腹痛的疾病,仅靠望闻问切是决不可能诊断出来的!

二、缺乏整体观。当然,作为中医泰斗,对于整体观口头上向来是引以为傲的,但在临床实际中满不是这么回事。比如本例的腹痛显然是不典型的,但患者系老年,又有明显的高血压/高血脂,难道想到心梗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因为没有整体观,腹痛就不会想到心梗,额外提一句:牙痛也有心梗的可能呢。

三、中医的通病:上腹痛就诊断一个「胃脘痛」,咳嗽就诊断一个「咳嗽」,等于什么也没说。虽说还有所谓「八纲辨证」,但那些鬼话哪有个准儿呢,十个中医泰斗没准儿辨出十个证来。而心电图诊断的心梗,到美国到马来西亚也只可能是心梗。

四、治病不能靠「蒙」,任何合理的治疗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诊断的基础上。病还没有诊断清楚(这「虚」那「亏」的算不得什么真正的诊断!),就开一大堆中药,肯定能蒙好部分慢性疾病(因为至少百分之四十的疾病是自愈的),但急性病症就不要这样「蒙」了!坑人命不说,也可能让自己万劫不复。现在讲究「举证倒置」,就算是中医泰斗,无法举证麻烦也不小,当然死的是自己的妻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终上所述,邓铁涛的误诊,实在不能算是「邓铁涛」的误诊,它其实是中医诊断学本身的根本缺陷所致。单靠四诊甚至一诊就能诊断疾病的,只有「平一指」、「薛慕华」之类的「神医」,中医泰斗们也许还差得远。只要中医坚持「四诊」,坚持它的独特而荒唐的诊断体系,误诊就是必然的。

(本文收入《拍砖中医》)

棒棒医生,本名余向东,供职于湖北鄂东医疗集团,医务管理者、内科医生。199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爱好科普写作,致力于伪医批评和基于循证医学的纯净医道的传播。著有《拍砖中医》《林黛玉究竟得的什么病——四大名著医话》《行医记》等。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大健康领域相关问题,欢迎访问:科学猫头鹰 - 首页;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猫头鹰」与我们互动交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