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赛就是要有人接棒, 没人接就玩不下去了.

 

莎嫂娘家在小村落里, 隔壁有间很传统的老式面包店, 

IMAG2505 

每次载莎嫂回娘家, 我一定要进去看看这家传统老店,

进门总要先大喊一声「登义. 锦桂ㄟ~」(左边是老板, 右边是老板娘), 

他们也都会回说:「哩瞪来亚暱~」(你回来了喔)

听了特别亲切.

 

以前光景好的时候, 老板做面包, 老板娘骑著铁马, 就是那种 阿公的脚踏车,

后面架著好几层板子, 把面包送去菜巿场卖, 

IMAG2507 

IMAG2506

后来连巿场都没落了, 但面包店还在, 做少量卖给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子,

这年头年轻人已不吃这种台式面包了.

 

锦桂的面包店现在最大的各户就是当地的庙宇, 

有拜拜或神明生就委托他们夫妻做些应景的糕点.

IMG_0026 三牲 (猪肉/鸡/鱼)

IMG_0066 大发糕 

IMG_0024 中发糕

IMG_0023 小发糕

 

这天刚好碰上他们祖孙三代一起做“昂姑”(红龟), 连小孙子都上场了,

IMG_0027

IMG_0018 

IMG_0025

IMAG2483 

待蒸的红龟像新嫁娘般羞红了脸~

 

IMG_0019

 

原来红龟的表层是靠红面团包起来的, 我一直以为是刷上去的, 

很想弄两坨贴到莎嫂脸上, 像这样

 (网路图片)

IMAG2492 

IMAG2486

IMAG2482  

IMAG2493  IMAG2494

IMAG2495

IMG_0020 

IMG_0021 

IMG_0022

 

你知道寿桃上的“屁股”是怎么来的吗?

IMAG2504 

我以为是用模子塑形, 原来不是,

而且竟然只是这么简单, 太佩服传统的智慧了~ 

 

IMAG2499  IMAG2500

IMAG2501  IMAG2502

IMAG2503  哈哈, 看出来了吗?

 

问锦桂什么时候开始做面包的? 

大概很少人问她这问题, 锦桂想了好几秒才说:「嫁给他以后就开始了」,

她又想了一下老大今年几岁才说快四十年了! 

IMAG2487  

她利用炊红龟时准备午饭, 厨房飘出阵阵香气, 

一个传统的女子, 日复一日守著这家老店,

无论未来面包店会不会传承下去, 

至少孩子都拉拔大了, 

老店有知, 当也无憾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