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建『一帶一路』 開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將於2019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將近5000位外賓與會,37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等國家領導人將出席第二屆論壇圓桌峯會,是一次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國際盛會。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提出的國際經濟合作倡議,已成為當今世界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平臺和普受歡迎的公共產品。對「一帶一路」還有哪些不清晰的知識點?中國一帶一路網一次講清,快拿出小本本記錄吧!

什麼是「一帶一路」?

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演講,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一帶一路」不是古絲綢之路的簡單升級,而是借用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融入了新的時代內涵;「一帶一路」更不是「帶」和「路」的地理概念,而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公共產品,是一項開放包容的經濟合作倡議。

共建「一帶一路」的原則

共商、共建、共享是推進「一帶一路」的根本原則。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2015年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

堅持開放合作。「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範圍,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與,讓共建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域。

堅持和諧包容。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求同存異、兼容並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

堅持市場運作。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通行規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的作用。

堅持互利共贏。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一帶一路」核心理念

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裏,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的建設目標

和平之路——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各國應該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繁榮之路——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開放之路——打造開放型合作平臺,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我們歡迎各國結合自身國情,積極發展開放型經濟,參與全球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攜手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綠色之路——我們要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創新之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我們要促進科技同產業、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優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我們要為互聯網時代的各國青年打造創業空間、創業工場,成就未來一代的青春夢想。

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面對時代命題,中國願同國際合作夥伴共建「一帶一路」。我們要通過這個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2018年9月3日,習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峯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

習近平關於「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總設計師」,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原則、豐富內涵、目標路徑等進行深刻闡述,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瞭正確方向,勾畫了宏偉藍圖,提供了重要遵循。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再看哦!)

「一帶一路」倡議的頂層框架

2017年5月10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白皮書,指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五大方向:

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三大走向:一是從中國西北、東北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二是從中國西北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從中國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大走向: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

這五大方向途徑的64個國家,就是當前統計工作中經常使用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但這並不是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範圍,「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不設高門檻,也不是「小圈子」。

根據上述五大方向,按照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和空間佈局,中國提出了「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主體框架,為各國參與「一帶一路」合作提供了清晰的導向。

「六廊」——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

「六路」——公路、鐵路、航運、航空、管道、空間綜合信息網路,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主要內容。

「多國」——一批先期合作國家,爭取示範效應,體現合作成果。

「多港」——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節點城市,繁榮海上合作。

「一帶一路」的合作內容

共建「一帶一路」以「五通」為主要內容,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截至2019年4月20日,中方已與126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174份合作文件,其中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還有不少發達國家公司、金融機構與中國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項目紮實推進,瓜達爾港、漢班託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建設進展順利。到2019年3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超過1.4萬列,基本實現「去一回一」,通達境外15個國家50個城市。

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2013-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中白工業園、中阿(聯酋)產能合作園區、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等穩步推進。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先後與20多個沿線國家建立了雙邊本幣互換安排,與7個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建立了能力建設中心。截至2018年底,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沿線國家累計實現保額6000多億美元。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中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雙向旅遊交流超過6000萬人次,和52個相關國家實現了免簽或落地簽(截至2018年10月),在科技交流、教育合作、文化旅遊、綠色發展、對外援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組織領導和工作機制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宏大系統工程,涉及面廣、跨越時間長、建設任務重,需要加強組織和領導,統籌做好對內、對外兩方面工作。為此,中國政府成立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和協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擔任組長。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具體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峯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截至2019年2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共召開9次會議,梳理上半年工作和督促下半年工作:

「一帶一路」標準譯法

2015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對「一帶一路」英文譯法進行了規範。

一、在對外公文中,統一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英文全稱譯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帶一路」簡稱譯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縮寫用「B&R」。

二、「倡議」一詞譯為「initiative」,且使用單數。不使用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措辭。

三、考慮到「一帶一路」倡議一詞出現頻率較高,在非正式場合,除首次出現時使用英文全稱譯文外,其簡稱譯法可視情況靈活處理,除可使用「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外,也可視情使用「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其他譯法不建議使用。

關於「一帶一路」,這些問題最常問

以下是社會各界向官網進行諮詢次數最多的問題哦!

Q:在哪裡可以找到「一帶一路」準確的地圖?

A:「一帶一路」倡議是重要的國際合作平臺和重要的國際公共產品,歡迎所有志同道合的國家積極參與,國家範圍並不設限。「一帶一路」核心內涵是藉助「絲綢之路」文化內涵打造的開放、包容的經濟合作倡議,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對「一帶一路」限定過範圍,製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名單、地圖的做法並不值得提倡。

Q:某國簽訂了什麼文件才能視為參與了「一帶一路」?

A: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或簽署諒解備忘錄(MOU)都可以視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一般的雙邊文件簽署流程是:從簽訂意向書開始,然後簽訂備忘錄、框架條款,再到簽訂正式的合同或協議。有時備忘錄的應用範圍會更廣闊一些。例如,有時會把對一個合同或協議的某些修改叫做備忘錄。

Q:企業怎樣才能加入「一帶一路」?

A:「一帶一路」項目是由國內外企業按照市場需求積極開拓的,是市場行為。國家對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項目沒有特殊要求,凡是符合國內法律法規,以及項目所在國法律法規,企業均可公平參與。

Q:「一帶一路」資金如何申請?

A:傳統國際金融機構、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專項投資資金和新興多邊開發金融機構均能夠提供資金支持。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均有部分資金用於支持「一帶一路」區域的基建等項目;亞投行、國開行、進出口銀行等有能力和意願提供長期資金支持;商業銀行、外儲和政策性銀行等出資的專項投資基金為「一帶一路」提供了股權形式的資金支持。同時,多地多部門也出臺了專項資金扶持項目,如2016年9月山東省設立了「一帶一路」聯合資金扶持項目,2017年3月浙江成立浙江絲路產業投資基金等,均可接受社會各界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

Q:「一帶一路」與我們個人有什麼關係?

A:「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包括了促進經濟的議程,也包括科技交流、教育合作、文化旅遊、綠色發展、對外援助等方面,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海外工程建設不但為當地帶來就業崗位,也為中國建設者提供了海外就業機會;進出口貿易越來越頻密,帶了更多海外的優質產品;中歐班列為消費者帶來了原產地運來的小麥、生鮮、葡萄酒,我們的餐桌越來越豐富;中國和52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實現了免簽或者落地簽,與45個沿線國家實現直航,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覆蓋40個「一帶一路」國家,海外出遊更加便利;與24個沿線國家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遊學的選擇更加廣闊……我們每個人都已經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也在享受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一帶一路」大事記

2013年9月,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10月,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3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4年2月,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俄羅斯跨歐亞鐵路與「一帶一路」的對接達成共識。

2014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緊規劃建設「一帶一路」。

2014年11月,習近平在APEC峯會上宣佈,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

2015年2月,「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首次亮相。

2015年3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發布。

2015年12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

2016年8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召開。

2017年3月,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官方網站中國一帶一路網上線。

2017年3月,「一帶一路」寫入聯合國決議。

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在北京舉行。

2017年6月,中國首提「一帶一路」海上合作設想。

2017年7月,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成立。

2017年10月,「一帶一路」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2018年1月,中拉共同發表《「一帶一路」特別聲明》,「一帶一路」倡議正式延伸至拉美。

2018年6月,《關於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的意見》印發。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峯會在北京舉行。

2018年9月,中緬簽署共建中緬經濟走廊的諒解備忘錄。

2018年11月,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旗下的「南向通道」正式更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New International Land-Sea Trade Corridor,簡稱陸海新通道)。

2019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在北京召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