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向世界發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倡議。四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不斷推進,建設成果超出預期。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一帶一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統計數據(來源:中國青年網)

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近期發布《"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評估"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這也是該中心發布的第二份"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中國一帶一路網系列報道《"一帶一路"數據觀》,用大數據描繪"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圖景,探尋全球市場的機遇與挑戰。今日推出第十四期,"一帶一路"人才合作呈現怎樣的特點?

看點 01

"一帶一路"沿線成來華留學生主要來源

《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項人才培養計劃有序推出,各地區紛紛加入"招賢納士"的大軍,為厚植"一帶一路"建設根基奠定良好開端。

2016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實施"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充分發揮教育在"一帶一路"人才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7月,教育部出臺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未來5年,每年資助1萬名沿線國家新生來華學習或研修,並在未來三年每年向沿線國家公派留學生2500人。遠期還將共商共建區域性職業教育資歷框架,逐步實現就業市場的從業標準一體化。《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引領了我國人才教育領域發展。

2016年9-11月,教育部先後與甘肅、寧夏、福建、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新疆8個省區簽署了"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際合作備忘錄。在地方層面,截至2016年11月,浙江、海南、河北等10個省區市出臺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教育行動計劃及具有本地特色的"一帶一路"人才培養計劃和方案。

▲2017年4月,常州大學代表團與弗林德斯大學、阿德萊德大學等澳著名高校就人才培養、合作辦學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來源:新華社)

我國與沿線國家在人才培養、留學生交流等方面取得良好進展。《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國內60多所高校出臺了教育對外開放規劃;2015年10月,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47所高校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目前聯盟成員增至126個。據不完全統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2016年12月,國內共有24所高校根據自身專長和特點成立了專門的"一帶一路"研究機構或學院,設立相關專業,加強"一帶一路"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由西安交通大學發起的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立兩年來,已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135所高校參與聯盟,我國與沿線高校和學術機構在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深化。

與此同時,留學生和海外華人華僑的帶動和促進作用逐漸顯現。教育部數據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來華留學生的主要來源地。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我國共有35.19萬人赴沿線國家留學。2016年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共20.77萬人,同比增長13.6%。此外,華人華僑也成為推動"一帶一路"不可或缺的力量,國務院僑辦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3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4000萬華人華僑,尤其是東南亞國家華人華僑數量最多,成為所在國與中國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樑。

看點 02

人才交流區域間差異大孔子學院成重要平臺

《報告》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才交流"指標得分率相對較低,僅有23個國家的指標得分高於平均分,我國與沿線國家的人才交流仍需要進一步加強。我國與沿線國家的人才交流區域間差異較大,東北亞地區"人才交流"指標平均分超過西亞北非地區得分兩倍,泰國、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分列前三。《報告》建議積極推動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打造"一帶一路"學術交流平臺,吸引各國專家學者、青年學生開展研究和學術交流,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人才交流指標得分在平均分以上的國家

在孔子學院等海外拓展方面,截至2016年底,我國在沿線國家共開設134所孔子學院和130家孔子課堂,其中,俄羅斯、泰國開設的孔子學院最多,而吉爾吉斯斯坦、泰國開設的孔子課堂最多。不過也應看到,孔子學院、孔子課堂等在沿線國家的漢語言人才培養機構規模相對較小,所分佈沿線國家數量分別僅佔全球總量的26.22%、12.12%。

《報告》建議在兩個方面充分發揮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作用,利用好孔子學院等海外人才培養平臺:一是發揮沿線國家的華人華僑和孔子學院等海外平臺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作用,協助中國企業更好融入當地文化;二是設立"一帶一路"留學基金,鼓勵我國與沿線國家間的留學生互換,培養更多瞭解彼此語言和文化的人才。

數據來源:《"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 著,商務印書館,2017年9月)、教育部網站。

更多精彩,請瀏覽中國一帶一路網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們:[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