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城市化是長期經濟增長的一個必要條件。融入大城市非常重要,因其提供了貿易、學習和職業專長的機會。

亞洲每年人口增長率接近6%(聯合國數據),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高鐵服務需求日益迫切。按照亞洲的城市化速度,到2025年將有14個人口超過千萬的超大城市(聯合國資料庫)。這可能令許多亞洲城市已經瀕臨崩潰的公共服務雪上加霜,使得擁擠、污染以及交通問題更加惡化。

所以,高鐵在亞洲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高鐵網路可能有助於緩解部分壓力,降低潛在的長期社會成本。人們無需居住在超大城市中即可享受超大城市的好處;中小企業也可以搬離超大城市,享受更便宜的租金;某些政府機構也可以搬出城市中心區,以緩解環境壓力。例如,在京津高鐵開通後,一些大企業就將其生產部門搬往天津,將總部留在北京。

高鐵項目促進交通便利性和城市化,為GDP增長作出了直接貢獻。高鐵開通運行後,目前位於中國東南部的製造業基地也許可以搬往成本更低廉的國家,例如緬甸、越南以及內陸國家寮國。在泰國,高鐵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的區域平衡,減少目前集中在曼谷大城府地區的情況,該地區十多年來政局一直不穩定。交通條件改善和城市化將提高土地價值,並促進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的經濟增長。

雖然高鐵建設的初期投資成本可能極高,但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收入僅佔高鐵「總效益」的30%。近50%的效益可能是鐵路乘客節約的時間(包括更高的可靠性)。以中國為例,高鐵的初始資本投入是鐵路收入的六倍(世界銀行),但現在京滬高鐵等繁忙的線路已經開始盈利,而高鐵帶來的經濟轉型也得到廣泛認可。

高鐵全面運行後的環境效益也十分可觀,相比於飛機或汽車,高鐵的二氧化碳排放極低(瑞銀)。此外,與卡車、公共汽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不同,高鐵也減少了對石油產品進口的依賴。因此,許多亞洲國家紛紛加入高鐵建設的大軍也就不足為奇了。印度最近宣佈將使用日本新幹線技術,修建從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的高鐵,項目預算190億美元。如果項目如期開通,五六年之後這兩座相距508公里的城市之間的旅行時間,可從目前的6-8小時縮短至兩小時左右(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