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滿足人的需要...當然能創造產出

你說教育創造GDP麼?

教育這塊 如果是公立 免費的 沒法直接算 私立學校商業化模式就不一樣了金融 基本都是商業化運作...
「金融業沒有實際產出」,說這個話得摸著自己良心說呀。。。

發工資的時候不用拿現金,消費的時候可以刷卡,異地可以取款。。。你的生活因為金融業獲得了這麼多的便利,怎麼能說金融業沒有實際產出呢?


銀行貸款1億元給某企業,利率為7%,一年後企業還本付息1億700萬,盈餘100萬元。其中,700萬利息就是金融業創造的GDP。

本質上講,利息是貨幣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分配到的剩餘價值。

如你所說,金融業看似沒有實際產出,這種表述其實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說的「剩餘價值是生產領域的工人創造並為資本家所榨取的……。儘管利息只是利潤,即執行職能的資本家從工人身上榨取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現在卻反過來,好像利息纔是資本的真正果實,表現為某種本原的東西」。

也就是說,金融業本身並不直接創造財富,金融GDP只是金融業運行過程中佔有的社會資源獲得的經濟增長結果,但卻參與了財富分配——利息。

然而,利息是有其正當性的。

就現代貨幣經濟而言,由家庭儲蓄積累而成並以貨幣和金融資產形式持有的私人資本實際上是對社會剩餘產品或稀缺生產資源的支配和使用權。

現代金融業的資金融通使社會剩餘產品或稀缺生產資源的支配和使用權從分散狀態實現了集中和轉移,從而使更多的社會生產資源從閑置或低效率使用的狀態轉移到高效率的生產部門中去;高效率生產部門在社會資源總量不變條件下給社會創造出一個新增的財富。

這個新增財富就是全社會的剩餘價值或廣義利息,它在產業部門創造,卻源起於社會生產資源配置的優化和更高效率的使用。

回到最初的案例,如果銀行不借給該企業這筆錢,那麼該企業就不會創造出800萬元的新增財富。這就是利息的正當性。利息獲取本身沒有問題,現實中更為重要的問題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換而言之,利息該由誰來獲取,如何定價,這個是更為系統性的問題了。


金融業的產出不是工業那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而是各種無形的服務,它的價值體現在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就跟商人一樣,它的總產出等於它的總收入
國家有規定的計算方法
還記得兩個人互相給錢喫大便的故事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