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叶神这种将C++分为四个层次

信安,物联,软体,计科等等,不限具体发展方向,大神们可以将知识技术掌握到哪种程度(广度:学了几门语言几个方向,深度:掌握到了哪种层次)?

不妨大家都谈谈自己毕业时所达到的的境界吧?


谢邀,我给你讲一下,一个从5岁就开始接触儿童编程的人。

他们到15岁基本上,已经超过了常规大学4年关于计算机软体内容的知识储备。

到20岁的时候,他们会比工作10年的人,还厉害。

到了30岁,基本上,达到了专业方向的头部


最高,这个问题没什么实际意义。

我简单介绍几个人物吧,写的成就都是大学左右的

艾伦·麦席森·图灵 计算机科学之父

1936年5月,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该文于1937年在《伦敦数学会文集》第42期上发表后,立即引起广泛的注意。在论文的附录里他描述了一种可以辅助数学研究的机器,后来被人称为「图灵机」,这个设想最牛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在纯数学的符号逻辑,和实体世界之间建立了联系,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电脑,以及还没有实现的「人工智慧」,都基于这个设想。这是他人生第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理查德·斯托曼 自由软体的精神领袖

他从197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供职于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慧实验室,稍后设立了自由软体基金(free software foundation)。1969年在IBM的纽约科技中心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时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年16岁。后来,斯托曼辞去了麻省的工作后留在了麻省的一个独立的研究室从事研究,在那儿他开发出一套名为gnu的全新操作系统,为此获得了为纪念银行生命灾难公司的创始人约翰·D·麦克阿瑟而命名的24万美元麦克阿瑟天才奖。

唐纳德·克努特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作者

1960年,高德纳在开思理工学院毕业,不但被授予学士学位,还被破例同时授予硕士学位。之后他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1968年,然后转入斯坦福大学任教,其间1972—1973年曾经在奥斯陆大学当客座教授。

高德纳至今进行了两大工程,一个已经完成,一个尚未完成。第一个大工程就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系列,开始于他念博士期间,计划出七卷,第一卷《基本演算法》于1968年出版,第二卷《半数字化演算法》于1969年出版,第三卷《排序与搜索》于1973年出版,第四卷A《组合演算法》已于2011年出版。这个工程为什么前紧后松,长期停顿呢?

林纳斯·托瓦兹 Linux之父

当林纳斯在1991年就读于赫尔辛基大学期间刚刚开始对Unix产生浓厚兴趣,尝试著在Minix(Unix的变种)上做一些开发工作的时候,他从来也没想过会构建出一个新操作系统的内核来。

Linux的诞生显得充满了偶然。林纳斯经常要用他的终端模拟器(Terminal Emulator)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碟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些在后来成为了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当时,他年仅21岁。

======================================

比尔盖茨

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这些差不多代表了计算机领域,毕业生的最高水平。他们有在大学期间就可以写出一个语言,或者编写一个操作系统。

说值多少钱的话,这个不好说。因为像Linux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它本身是免费的。


你可以去看看清华姚班那帮神仙


泻药。

应届生最高年薪百万?绝对是假新闻。我认识的一个大佬,做市场的,还没毕业,大四实习的时候,就已经拿到千万级别的年薪了。

因为他爸是XX市的市长。

学术大牛发的论文已经够正常博士毕业了

工程大牛已然财务自由


什么水平?现在人们的成功和幸福指数都是以资本衡量的,在北上广做到财务自由资产总和得过两亿。有的时候不必太看重专业技能和水平,不用把他当做毕生奉献的事业,一切都是上升的一种渠道而已,计算机,金融都是如此。如果你专业技能超神却十分贫穷,自己和家人都养活不起,更别说为社会创造价值,这种人我希望世界上越少越好。

我心中的大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自己为圆心向外辐射价值。不要和别人攀比,有的人即使专业技能过硬也创造不出任何社会价值。除非做到行业中的不可替代者,但谁有能做到呢?那是权钱的交易。大部分人只是任人宰割的韭菜罢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