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很多上班族都说,存不到钱。
我自己也经常觉得花钱如流水,
最近看了一本书《获利优先》,有如当头棒喝。
这书原来是在教小型企业怎么获利,我灵光一闪,
认为它也可以用在存钱上。因为上班赚钱,跟企业一样,
最后都要有盈余,企业谈获利,而我们谈存钱,不是吗?

 

 

 

 

创业维艰,不少小公司老板都有追著钱跑的痛苦,
但是心里很困惑,明明做了这么多金额的生意,
公司的帐户看来也是有钱。实际上却经常没有足够的现金,
为什么?钱究竟都跑哪里去了?


《获利优先》作者麦可‧米卡洛维兹(Mike Michalowicz)说:

「一切都是因为人性。」

 

赚得多,花得也多
因为一般老板看到营收这么高「误」以为利润也这么多
于是大手大脚地花钱,一个不小心花过头。
这个现象,麦可‧米卡洛维兹称为「诱发需求」。

 

 

 

创业家追求营收成长
企业老板会在收入还未真正变成现金时,
老板们已经在脑中想好怎么来花这笔钱

等到现金一入帐,就直接花掉了

这是他们老是感到钱赚不少,但是花不够的原因

 

一般上班族也是相同情况,
大家都以为存不到钱是因为薪水低,只要薪水调高,
存钱就不是难事。然而事实是,
薪水多了,存款还是没有增加
原因是也被「诱发需求」了,
在薪水还未入帐之前,早就想好怎么花掉它们,
这样会存到钱才怪!

 

麦可‧米卡洛维兹是个创业天才,
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却是经常处于债台高筑的状况,
有一次他问会计师,做的帐面不是显示还有钱吗?

 

会计师回答:

「这是会计上的获利,但是你已经以某种方式把钱用掉了。」


听起来,真是令人费解,难道会计师都是在做假帐吗?


辛苦创业,求的无非是未来能够财务自由,
遗憾的是结果有八成以上的创业到最后不仅没达到目的,
还债务缠身,整个过程非常吊诡。


把「存钱」搬到前面
后来麦可找到关键,我一看,不禁拍案叫绝,他完全说中,
我的日常理财行为正如他说的这种模式。

 

他说,一般老板有一个公式如下:

营收-费用=获利

放在等号前面的两项会被优先重视,
所以一般老板会想办法追求营收的成长,
以及先把费用付掉,使得最后的获利几乎被忽视。

麦可说这样不对,应该改成:

营收-获利=费用
(先把每个月想存钱的金额存入帐户)

 

注意到了吗?获利被搬到等号前面,意思是优先处理获利的部分,
把获利的份额优先拨到帐户里,然后再也不去动它。
接著再来对付费用,这时候若是不够现金支付费用,
就知道花钱过度,必须省著花。

 

而且省著花钱,不如想像中的痛苦,
比如一个月原来要花20万元,现在改成花19万元,
一点都不难,东抠西减很容易省下1万元的费用,
却可以增加获利1万元。

 

这个观念好极了!你想想看,套用在自己的存钱上面,
也是很适用啊!把上面的公司改成如下:

薪水-存钱=费用

假设每个月要多存3千元,在薪水日当天把3千元先存进户头,
再也不去动它。而少花3千元,并不会影响到既有的生活品质,
也不会要人命。可是对于一直存不到钱的月光族来说,
能够存到钱这件事本身,就会带来莫大的信心,
原来自己也可以存到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养成存钱优先的好习惯,接著后面要存到更多的钱,
就会变得顺理成章,再自然不过了。

 

存钱四个原则
根据上面的简单公式:薪水-存钱=费用,
可以发现之所以能够做到存钱,不过是履行以下四个原则:

原则1,资源越多,花得越凶

原则2:第一个看到的东西最重要

原则3:消除诱惑 ,把存钱部分先取出来

原则4:在薪水日当天就完成存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