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數量連續第10個月出現同比下跌,但相對2018年4季度以來的同比降幅,近幾個月車市正呈現逐步回升的較好態勢。

  文

  文 | 吳雪

  在經歷多個月的“愁雲密佈”之後,車市在第一季度結束時似乎終於迎來了一絲陽光。

  4月9日,乘聯會發布了3月份乘用車市場情況。數據顯示,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數量雖然連續第10個月出現同比下跌,但相對2018年4季度以來的同比降幅,近幾個月呈現逐步回升的較好態勢。

  而從乘聯會對4月份的預測來看,乘用車市場的低迷情況,在4月份有望獲得改善。

  3月銷量174萬臺,同比下降12.1%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3月份,我國乘用車零售達到174.0萬臺,同比下降12.1%,環比則上漲48.2%。而綜合1-3月份的銷量來看,第一季度,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507.8萬臺,同比下降10.5%。

  從具體車型來看,3月各類車型的增速分化仍然較爲明顯。其中轎車零售同比下降12.0%,SUV零售同比下降10.7%,MPV零售同比下降20.2%。

  具體到不同品牌來看,這種分化同樣也正在加劇。

  其中,3月份的豪華車仍然保持着7.5%的較高增速,而主流合資品牌則下降12.3%,自主品牌下降15.7%。而這種分化,正是消費結構升級的直觀反映。

  具體到合資品牌中,日系在今年一直是表現最好的一個。即使3月大盤下跌12%,他們的零售銷量總和仍實現了近9%的增幅,第一季度也同比上升4%。

  在崔東樹看來,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本田正逐漸擺脫“機油門”的困擾,迴歸正軌;另一方面,則源於日系車企對國六車型的提早投放,使得渠道和消費者的購買安全感增強。

  市場低迷情況4月將有所改善

  雖然3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數量仍然連續第10個月出現同比下跌,但從單週來看,3月最後一週乘用車的零售量卻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批發銷量甚至同比增長了2%。

  因而,在對4月份的市場進行預測時,崔東樹表示,每年一季度乘用車市場都先對低迷,這種情況在4月將有所改善。

  具體來看,這種信心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4月有21個工作日,較去年同期持平。爲促進消費,今年5月勞動節有四天假期,因此,迎接五一小長假出遊的4月購車換車潮值得期待。

  其次,受金融條件改善、中美貿易摩擦緩和、基建投資預期升溫等因素的影響,卡車市場正在逐漸改善;大中型客車市場受新能源補貼政策促進也在3月暴增。但對於狹義乘用車市場而言,政策影響下的消費購買力增強卻將是緩慢釋放的。在崔東樹看來,今年政府出臺的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未來將溫和地推動乘用車市場的回暖。

  此外,4月1日增值稅率下調3%對製造業而言是重大利好,4月乘用車零售因此會有環比改善。目前製造業各行業的價格相對穩定,進口和高端汽車官宣降價較快,有利於消費者改善觀望心態,高端豪華車的銷量未來有望持續走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