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MT4的交易的汇友,都知道指标的重要性,我相信大部分的交易者在分析判断行情时都会用到一个或者多个交易指标,咱们最熟悉的MA,BOLL,MACD,RSI等等,不同指标背后各有妙用,今天来发表一下我对这边指标的一知半解,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在MT4的菜单栏」插入」中,可以添加许多的指标和对象,指标一般分为趋势,震荡,成交量,比尔威廉姆,还有就是开放源码的自定义指标,对象中还有许多有用的,我们最常用到的江恩线、斐波那契数列以及各种上涨下跌的通道。我们可以利用这里指标和对象辅助我们交易,分析判断入场,仓位,止盈等一系列的信息。

外汇交易量日益变大,也有很多高手将自身的多年交易经验总结起来,交给程序,利用程序化进行交易,也就是我们说的EA,不管是EA和指标,都离不开程序,是它们获取行情的实际波动,通过精准地计算,从而形成指标和EA,在菜单栏下,就有一个MQL语言编辑器,我们的EA和指标就是程序高手通过MQL语言编写成千变万化的交易策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指标是怎么样形成的,点击下方红色框内的按钮,就可以对EA和指标进行编辑咯。

EA和指标的编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的,首先你要熟悉编程工作,其次还要懂得MQL,这两个门槛足以拦住了99%的汇友,包括很多公司也没有这个技术,在这个市场上,懂得金融交易又懂研发EA技术的并不多,言归正传,接下来讲讲指标是如果形成的,今天就拿大家都最熟悉的BOLL(布林线)来说明吧。

布林带可以说是非常实用的一个判断未来趋势,利用统计原理,求出产品价格的标准差及其信赖区间,从而确定产品的波动范围及未来走势。通常,大家都会利用布林带的通道来判断走势,是上涨还是下跌,H1和H4两个时间周期是比较实用的,判断产品中期内的走势。通常在我们插入指标后,都会看到类似下面这样的一个参数表,输入不同的参数,布林带会有不同的变化,交易策略也有可能随之而变化,不同的交易客户参数都不一样,这里就讲解一下,这个比较重要的参数。

在参数里表中,我们能看到时间周期,平移,偏差,应用于这四个参数项。在所有的指标计算中,BOLL指标的计算方法是最复杂的之一,其中引进了统计学中的标准差概念,涉及到中轨线(MB)、上轨线(UP)和下轨线(DN)的计算。中轨线=N日的移动平均线,在默认参数情况下,中轨线就是MA20,当然你可以改变时间周期,布林带也会发生改变,有兴趣的汇友可以将MA20加入图表中,看是否吻合。

计算方式:

中轨线=N日的移动平均线;

上轨线=中轨线+两倍的标准差;

下轨线=中轨线-两倍的标准差;

计算过程:

(1)计算MA

MA=N日内的收盘价之和÷N

(2)计算标准差

MD=平方根(N-1)日的(C-MA)的两次方之和除以N

(3)计算MB、UP、DN线

MB=(N-1)日的MA

UP=MB+k×MD

DN=MB-k×MD

(K为参数,可根据股票的特性来做相应的调整,一般默认为2,也就是偏差)

一般情况下,布林带会根据行情的波动变化,他会在新的一根K线开启时,结合前面的20根K线的收盘价计算出新的上中下轨的位置,如果某产品N日收盘价都在变小,布林带的通道会呈下跌趋势,反之,布林带的通道会呈上涨趋势,当行情处于震荡情况下,布林带的上下轨会保持一定的平衡。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利用布林带来分析趋势的原因哦。在上下轨走平时,上下轨高空低多做震荡,在出现明显的上涨下跌通道时,就做中长线的投资,就像以下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XAUUSD日线图)
图1.2(XAUUSD小时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