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樵夫的故事更接近事件真相。因为樵夫一直躲在树丛后面,目睹了案情的全过程,只因事后从案发现场偷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开始不说。后来在追问下,才说出了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故事。虽然他为了避免暴露自己偷走匕首的行径,而在描述案件时更改了作案凶器,但是他所讲的故事已经最趋于真相了。

一、电影简介

《罗生门》是1950年上映的悬疑电影,影片由黑泽明执导,芥川龙之介,桥本忍联合编剧,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等领衔主演。该片是根据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生门》和《密林中》(也译作《竹林中》、《竹林深处》、《筱竹丛中》等)改编而成,影片以战乱、天灾、疾病连绵不断的日本平安朝代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杀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发生后人们之间互相指控对方是凶手的种种事情以及经过的故事。

二、影片中证人的证词

证人有四个:强盗、武士、武士的妻子、樵夫,其中前三者是案件的直接相关方。

强盗声称他是被武士妻子的美貌所迷惑,于是设计制服武士而占有了他的妻子。但随后武士的妻子却要他们决斗,并说「哪个活下来,我就跟哪个」,于是强盗光明正大地与武士决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武士的妻子声称她被强盗蹂躏之后,受到了丈夫的蔑视,她在极度的羞愤中昏死过去,等到醒来时丈夫已经中刀身亡。她几次想自杀,却最终没有下手。

女巫召回武士的灵魂,武士说强盗强奸他的妻子后,就要妻子和他一起走。谁料妻子同意了,妻子还让强盗先杀了武士以封口。这样的行为使强盗也开始鄙视武士的妻子,最终武士觉得羞愤不已自杀身亡。

樵夫的证词:强盗强暴武士妻子后,请求她的原谅并请她跟自己一起走,武士妻子同意了,但是要二人决斗。谁知强盗和武士都怯懦怕死,不愿决斗,在武士妻子的再三挑拨下才不情愿地决斗,但是二人武功都很差,决斗成了毫无章法的扭打,阴差阳错下强盗杀死了武士。三、罗生门事件的根源

黑泽明在其自传《蛤蟆的油》中谈到影片《罗生门》时曾说: 「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就是罗生门事件的根源,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怀著利己的目的,说的话都会竭力维护自己、极力美化自己,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不惜丑化他人的品格,从而使事件的真相难以辨别。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是否也经常美化了自己而不知呢?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一个人所述的是完整的、贴近的真相,笔者这里的阐述包括人气最高的樵夫。

对于还没有看过电影的小伙伴,剧情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剧情核心涉及到四个人,强盗、武士、武士妻子和樵夫。主线是强盗路遇武士夫妻,贪恋女人的美色,便引诱武士至偏僻处将其绑住,在武士面前强暴了他的妻子,结果是武士死了,武士妻子被人发现在山下的庙宇内,而强盗后来被抓住了。

强盗对事情的复述是这样的:他强暴了女人之后,女人恳求他跟武士决斗,因为她不希望自己失贞的事情被第三个人知道,她会跟胜者在一起,强盗答应了他,并在跟武士激战23回合之后杀掉了武士,结果回头看女人已经不见了。(最全面:包含几乎所有版本的情节)

女人对事情的复述是这样的:强盗强暴了她以后便扬长而去,她扑倒在丈夫面前痛哭,但丈夫的冷漠鄙视的眼神使她心寒,于是沉浸在屈辱和痛苦中的她晕倒在了丈夫身边。醒来后不知为何丈夫早已被她手中的匕首刺死,她惊慌失措下逃离现场。(与其他故事版本差异最大)

武士的灵魂被巫女召唤,他是这样复述事情的:强盗强暴了她的妻子,骤生怜悯,劝说女人跟他走一起好好过日子,女人竟然答应了他,并且要求强盗在临走前杀掉自己这个无能的丈夫,这话使强盗大为吃惊,将女人踩在脚下问武士要不要杀了这个贱妇,女人趁著慌乱逃跑,强盗紧跟著追上,结果空手而归,将绑住武士的绳索切断后便离开了。武士回想一切,羞愤难当,便拿起匕首自尽。隐约间他感觉自己胸口的匕首被拔走了。(已有主观性改变)

自称全程在一旁观察的樵夫却又叙述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强盗强暴了女人,有些后悔便问女人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好好过日子,女人刚开始只知道哭,但听到武士不愿意再要她时她要求二人决斗,女人会跟了胜者。因为言语挑拨,两人只能决斗,强盗在用长刀杀死了武士以后,又奔向女人,女人害怕逃进森林。但由于体力消耗过大强盗瘫软在地,一瘸一拐地离开现场。后来,樵夫赶到,偷走了武士身边的匕首。本文首发于悟空问答狗蛋儿的私人影院(颠覆人物性格,改变最大)

好了,故事基本就是这样了~(唉呀妈呀码字累死我了)

根据网上大多数人的推测,都说樵夫的故事最贴近事实真相,但是,我只想说,樵夫的故事很可能是离事实最远的一个。

第一,樵夫的故事中,沿用了武士版本里「强盗劝说女人跟他走,女人答应了」的一段情节。

考虑为了美化自己,女人不提及这段情有可原,但强盗他为什么也不提呢?他的出发点又是什么?

你要知道,电影开头曾有个细节,这个强盗屡屡犯案,天性好色,曾奸杀无数良家妇女,以他这个凶残的本性,会想跟女人老老实实过日子、「从良」?首先他会说出这种话的可能性就很低,以他这个冷血的性格会突然变身居家好男人吗?本文首发于悟空问答狗蛋儿的私人影院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又会想起,强盗是很迷恋武士妻子的,甚至称她为「女神」,为了女神改变自己有什么不可以呢?突发奇想了呗!

但是呢,问题又来了:那强盗为了表达自己对女神的爱意,为什么就偏偏将所谓「事实」中的一段真正意义上的「求爱」给删掉了呢?这个并不会影响他本身的形象,甚至可以提高自己对「女神」的赞美和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何苦非要把自己向女神表白这一段给改成女人受屈辱恳求决斗呢?女神变成了「烈女」,结果决斗最后女人还莫名其妙偷跑了,武士这个故事就变得没头没尾、不伦不类。

所以这段情节,很可能是武士带著愤恨自己加的,只不过被樵夫沿用了。

第二,樵夫版本的故事中原创了一段女人挑唆二人决斗的片段。

同样,在女人的角度看来,这段如果是事实,被删掉了很正常,但是为什么,武士要删掉它?

武士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奇怪,其奇怪程度不亚于强盗的,因为据他所述,女人愿意跟强盗在一起,并只是简单要求强盗杀掉武士,起码从这个维度分析,武士是非常鄙视并厌恶自己的妻子的,如果保留前文提到的一段情节的话,女人不只要求强盗杀掉武士,还煽动二人决斗,看热闹不嫌事大,结果二人并没有被女人煽动,反而让强盗看清其真面目起了杀心,不是更加合情合理吗?总比武士如今这个故事的版本的说服力要强得多。

我猜测,正是为了增加所谓的「说服力」,樵夫意淫出来了这么一段「挑唆」。

樵夫的故事除了更改了杀人凶器,从长刀改成了匕首,以掩盖自己偷盗的事实,但是问题就是,他还大幅度更改了前面的情节,以至于改得根本就不符合武士和强盗的性格,也就是俗称的「人设带跑偏」了。

为什么会跑呢?在我看来,樵夫可能根本就没在现场。

其实每个故事都有美化自己人格的地方,都大幅度脱离事实,你要问我樵夫为什么要改前面的情节?我觉得多半是樵夫自己听了其他人的证词之后瞎编出来的版本,他到现场的时候很可能武士早就凉了。

那么这个故事又有没有真正的真相呢?恐怕单凭这些人表面的证词,你是永远也猜不出来的。

所以啊,也不用试图去推理所谓的「真相」,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成为影史经典,自然有它完美的逻辑体系在。

你还有哪些观点想要分享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哦~看完了记得点个赞、转个发、加个小小滴关注哦,狗蛋儿爱你们~

注:本人(狗蛋儿的私人影院)作为本文文字的原创作者,将本文独家授权于今日头条旗下悟空问答,严禁任何人及任何团体任何形式的转载及摘抄行为,一经发现,默认愿意承担千字千元赔款,其余法律后果自负,谢谢合作。


这部电影不可能去从任何一个人的说话中得到故事的全部真相的。

最简单的获取真相的方法就是将每个人自私的一面去掉,比如武士好面子,女人保贞洁等,去掉这些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故事加在一起就是故事的真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