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吃喝拉撒,是宝宝成长最重要的几件事, 妈妈们都知道给宝宝吃得好才能身体健壮,也知道要特别注意不让宝宝遭遇感冒和腹泻的"欺负",不过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生活习惯,与宝宝的健康息息相关,就是便秘。很多大人都曾有过便秘的经历,那种滋味谁也不想再去体验。便秘不是大人的专利,宝宝由于照顾不当也可能便秘。家长们在关注宝宝吃饱穿暖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宝宝的大便情况。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情况下宝宝是便秘了?正常情况下宝宝每天排便1~2次,或两天排便1次。如果排便时间超过48小时,且粪便干燥难解,或虽有便意但是排泄比较困难,即为便秘。家长们千万别小看便秘,便秘会让身体内的毒素难以及时排出,轻者会导致宝宝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烦躁、睡眠不安,重者则可能引起脱肛、肛裂出血、肛窦炎、直肠炎、肛周脓肿;或使有毒物质长时间滞留体内,损害肝肾功能,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婴幼儿便秘,对家长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情。其原因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绝大多数的婴幼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便秘绝对不是小问题,但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让宝宝远离便秘的困扰,肠道轻轻松松、顺畅无忧!

  首先要保证每天足量饮水:很多宝宝不喜欢喝水,家长也不习惯给宝宝喝水,导致宝宝每天的饮水量不足,如果说每天喝水的量不够,会导致肠液分泌减少,大肠对水份吸收过多,会引发大便燥导致肠道蠕动出现便秘。宝宝每天应该喝多少水?0~6月龄:正常情况下不需补水,因为母乳或配方粉的含水量都在80%以上,可提供充足的水分。6~12月龄:每日需水量900mL,一多半来自奶类,其余来自辅食内所含水分(如粥、面、小馄饨等)。1~3岁:每日需水量建议1300mL,此时宝宝的饮食已经很丰富,宝爸妈要自己把握喝水量。

  其次饮食不要太精细:大便的性质与食物的成分关系十分密切,比如宝宝日常饮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物不足,大便容易出现呈现碱性,出现便便干燥情况。饮食中肉类食物吃的比较多,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或者适当的粗杂粮,食物中纤维素太少,宝宝就容易出现便秘。因此,每天保证足量的蔬菜、适量粗粮,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具有很好的促进肠道蠕动,吸附体内毒素,帮助预防和缓解宝宝便秘。

  再者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由于宝宝排便时间不规律,缺乏相应的训练,没有排便反射,有时虽然有排便的感觉,但由于宝贝贪玩或者某些情况忽略便秘,可能就会有意识的抑制便意,时间一长,肠道内排便反射的敏感度会降低,大便堆积在肠道,水分会被吸收,大便会变干就会出现便秘。建议妈妈一般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慢慢尝试开始训练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家长辅助坐在宝宝连续按时进行,一个月后便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其实宝宝便秘的时候,可以服用一些肠道益生菌,益生菌主要是调整宝宝肠道菌群,帮助肠道建立菌群平衡,以助大便排出。

  温馨提示:在宝宝空腹时,用手掌蘸取适量的润肤油,在宝宝腹部做顺时针按摩,力量适度,以宝宝能耐受为宜,可以帮助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