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主席時不時就來刷一下我的屏。從和賈老闆牽手造FF,到和賈老闆分手自立造車門戶,許主席的造車夢從未停歇。最近一次刷屏,則是廣州市政府與恆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恆大新能源汽車產業三大基地將落戶南沙。

其實這一切都有跡可循。2019年年初,南沙掛了一塊工業用地,用於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並要求競買申請人需為連續三年的世界500強企業。第六感還蠻準的黃教授一下子就猜到了是恆大。

(恆大所獲地塊的出讓條件)

果不其然,恆大以樓麵價不到345元/平的價格拿下了這塊地,沒有任何一位競爭者。

地拿了,恆大新能源汽車的目標也頗為宏大。許家印為恆大造車廠制定的戰略目標是「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關於恆大造車廠做了啥,黃教授在媒體報道中摘取一二:

「恆大投資1600億在廣州南沙區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其中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生產基地將建成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未來年產100萬輛整車的生產基地。

恆大已擁有新能源汽車完備且頂尖的產業鏈:入主瑞典NEVS、與世界頂級豪車製造商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獲得了強大的整車研發製造能力;入主卡耐公司,獲得日本頂尖動力電池技術;並相繼入主荷蘭e-Traction公司和英國Protean,全面掌握了世界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接下來讓我們深究一下這亮眼的數據和所謂的「頂尖產業鏈」。

1 NEVS+科尼塞克的車

NEVS成立於2012年,是前瑞典薩博汽車公司的主要收購方。恆大看上NEVS,本質上看上的還是薩博。薩博這個公司,當年主要為瑞典空軍提供所需的飛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軍用飛機訂貨減少,薩博決定開始生產汽車,並且將其製造飛機的技術和經驗運用於汽車生產。雖然是小眾車,但駕駛體驗和安全性能在當時堪稱神話。

因為堅持對小眾產品的極致追求,加上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導致薩博在80年代末期開始走向破產、被收購的命運。此後的薩博,可以說是一直啃老本。

到今天,距離薩博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了近30年。薩博還能給恆大帶來什麼?能給新能源汽車帶來什麼?很迷。

至於豪車製造商科尼塞克,一個在媒體報道中只有30人(包括兼職)的造車公司,其天價造車技術想要用到普通家用車上,即使可行,也需要漫長的磨合期。在黃教授看來,恆大蹭科尼塞克,主要是想沾沾「星」氣。

2 卡耐公司的電池

恆大宣稱入主的卡耐公司,擁有日本頂尖的動力電池技術。而實際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數據揭露了真相。

(點擊可查看大圖)

2018年,卡耐新能源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長率很高,但其市場佔有率僅為一個百分點,充其量也只排得上行業內的第三梯隊。卡耐新能源在技術上尤其是在成本上,都很難與這些大企業乃至巨頭的競爭。

3 世界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簡單來說,所謂的輪轂電機技術就是在汽車輪轂上加一套電機,能直接驅動車輪,省去了動力傳送系統,也就減少了能量的損耗。因此,理論上這一技術對解決電動車續航問題有重要意義。但是,這一技術要走向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家想想一下,車輪周圍已經有那麼多的制動系統、轉向系統、懸掛系統,再加一個輪轂電機,汽車的簧下質量會上升,慣性加大(物體的質量與慣性成相關關係),對行駛安全性可能會造成影響;且質量上升還將帶來駕駛不平順的問題;

汽車底盤系統複雜,如何在狹小的車輪出集成複雜的底盤結構並進行完美匹配,並解決其高集成度帶來的散熱問題,仍是一項挑戰。

恆大入主的荷蘭e-Traction公司和英國Protean,在輪轂電機技術的確是世界領先,然而這項技術的應用和盈利能力,卻很糟糕。2018年,protean虧損了將近1.6億元,還面臨著外部融資沒有,股東也不進行增資的困境。可見市場對此項技術的不看好程度。

(點擊可查看大圖)

4 恆大真的能造出車嗎?

沖著1600億元的投入,車造出來,沒什麼大問題。但問題是,造出來的車,市場買單嗎?

按照恆大的如意算盤,將在南沙打造年產100萬輛整車的生產基地。國內的純電型汽車銷量如何?看下圖:

2017年,全國純電型汽車銷量為48.2萬輛;2018年,全國純電型汽車銷量為71.7萬輛;而到了2019年1-3月,全國純電型汽車銷量則為18.5萬,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320%。以此數據推算,截止至2019年末,全國純電型汽車銷量將突破300萬大關。但是,這塊蛋糕,將由沉澱多年的車企(比亞迪、長安、廣汽、吉利等)和造車新勢力企業(蔚來、特斯拉、小鵬等)一起分。

5 結語

動輒「1600億投資、年百萬產量、看中啥就買」,很恆大,也很地產。大規模圈地、建房子、賣房子,恆大靠著中國得天獨厚的城市化進程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中。但這種野蠻發展的方式,卻並不適合需要「匠心」的汽車行業。

面對一個人才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高投入且產出時間較慢的行業,恆大的管理團隊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術。想要依靠入主幾個在主流市場上還不怎麼排得上號的企業,去打造世界一流車企,恆大到底是對市場認知有錯覺,還是自我認知有偏差?

援引中國汽車報網2018年11月17日報道:德國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總部沃爾夫斯堡,大眾集團公布了一系列重磅投資計劃和架構調整——未來五年大眾集團將專門投資440億歐元,用於電動汽車發展。

擁有82年造車歷史的大眾,也要投入440億歐元來轉型發展。新手恆大,會不會用力過少?

嚷嚷著要造車的「新手」,除了恆大,還有寶能。就在前不久,寶能汽車被全國各地的多名求職者不斷投訴——以高層變動、領導出差為理由遲遲不發offer,等待時間從2個月到半年不等。有聲音質疑寶能以造車為名進行圈地。

畢竟以「新能源汽車」為題材,的確能以低價拿到地啊!2019年,廣州出讓了幾塊地給新能源汽車企業,樓麵價統統幾百元。這對於花慣了同時也賺慣了大錢的開發商來說,約等於政府免費送地!

(點擊可查看大圖)

寶能地拿了,卻停發offer。沒有造車的人,難道地里會長出新能源汽車?但地能長出財富,幾乎是肯定的答案。至於恆大嘛,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部分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報

數據來源:

WAYS監測零售量

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