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表述观点,以辩证关系来阐述,勿抨击任何公众人物,或个人。


谢邀。

如果既宣传了慈善,又搏得了关注,双赢不是挺好吗


谢邀,您是想问「噱(xue)头」?

谢邀。

我觉得这个具体要看结果,如果既做好了慈善又吸引了别人的眼球,那也挺好。

但如果慈善没做好,只想博取关注,那还尽早放弃比较合理。

关于后者,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例子。

我们大学有个公益组织,办了几年了,年年都有冬衣募捐活动,今年也不例外。

我朋友恰好参与了这个活动,从她那了解到了不为人知的一些事。

这个组织募捐了几百斤衣服,但是预算只有1500,根本不足以把这些衣服送到新疆,他们在我们寝室楼下清点衣服,最后送走了羽绒服等轻质衣物,卫衣、毛呢大衣,还有一位同学捐的8成新的棉被,都乱七八糟地堆在楼下,不知如何处理。

我说那他们就干脆每人募捐一块钱好了,这学校这么多人,还付不起他邮费不成。

朋友摊摊手。

我说那衣服最后怎么样了。

朋友说,好像是卖掉了,一块钱一斤。

我沉默了一下,在这个组织的公众号发文当天,我直接在评论里询问衣服的去处。

「旅X回收中心」是个根本查不到的地方。

而该组织至今也没有公示衣服的去处。

我没有证据,不能瞎说人家卖掉了还是怎样,但是,几百斤衣服并没有送到新疆,而是消失在这个城市里了,这是事实。

我不知道新疆的小朋友这个冬天会不会冷,反正我的心,是挺冷的。

如果这个组织的人能看见这条回答,我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也希望他们记住,做公益不是他们自我提升的手段也不会让他们比别人更高尚,不要为了自我满足而做公益,毕竟,永远有双眼睛在盯著他们呢。


搭桥嘛,有人需要资助,有人钱多没处花。

希望慈善引起关注,引领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去吧。

总比审丑文化博取关注要好很多。


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可能会与价值观判断有关。

要名者 去其财,获誉穷之人 得其物,可生看起来是各取所需,一举两得,但是倘若我们不研究其中的内在本质,其中推动做慈善的原因动力,那么 怕是慈善会偏离其道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善。
慈善我觉得还是引起关注最好.而且还要很多很多关注.让做慈善的人得到名利双收..这样想做慈善的人会越来越多吧..而且做好事被宣传不是应该的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