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后,用户规模达到了4.185亿,仅次于淘宝的6.36亿。有海外媒体将拼多多称作“中国第二大电商”。

  是的,不管大众承不承认,看得起与否,拼多多做到这步,算是在低价购物群体中相当有代表性了。

  另一家“有赞”风格与之类似,揹着“996”的骂名,也不影响资本对其的青睐有加。4月3日,有赞宣布完成新一轮近10亿港元融资,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融资由腾讯领投。

  看到四五线城市用户潜力如此巨大,淘宝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低价多销”的口子,能抢多少用户回来就抢多少,“淘宝特价版”终应运而生。

  淘宝挖客新路

  去年,淘宝就低调推出了“特价版”手淘,日前,主打“超值购”的手机淘宝特卖区也正式上线了,打开淘宝APP可以在主搜第三栏看到“便宜好货”这一菜单。

  科技君体验一番后发现,论其商品导向、价格、排版甚至宣传文案,都和拼多多的调性别无二致。

  而且“特卖区”设置在搜索结果页面这一重要位置,放在“天猫”旁边,要知道通过关键词搜索进来的用户都是精准用户,这足以看出淘宝这次是认真了。

  此举可见,淘宝对标的当然是拼多多及之后崛起的“新秀们”。

  拼多多影响到淘宝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卸载淘宝的用户有50.3%流向拼多多,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淘宝,两个平台中购物群体的重合性非常高。

  只不过,拼多多野蛮生长也伴随着丑闻与争议,劣质与山寨是常年打在其身上的标签。打开消费市场后,拼多多并没有将售后与质量监督做到相应量级。

  有业内人士借此分析称,拼多多以及打法类似的应用们如有赞、云集,只不过是为大电商跑去前方“探探路”,最终这些市场还是要被巨头们占领收割的。

  这个说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根据数据,拼多多用户使用淘宝的比例是72.4%。而2018年淘宝月度活跃用户从5.8亿增长到6.99亿。淘宝2018年自然年增长的1.2亿用户,有70%以上来源于三四线城市和乡村地区。

  淘宝又找到了一条获客新路,拼多多们顶不顶得住?

  可不可复制拼多多们

  说回来,拼多多之所以在电商市场快速崛起,用两年多时间就赶超了京东成为国内第二大电商,有赞、云集等紧随其后,以“低价”“自主开店”等等噱头逐渐占领了市场。

  它们的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非常可怕,现在更有品牌升级、打造线下门店的计划,这也是淘宝的焦虑之处所在。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淘宝来说,它很难复制拼多多的模式。

  拼多多们成功还在于当下消费者几乎被强制“二选一”的竞争环境。拼多多、有赞、云集无一例外都发迹于微信,正是利用了当年微信与淘宝互相屏蔽之时,填补了微信在电商上的空白,帮助许多公众号建立了线上商城。

  微信向拼多多们输送了庞大的流量,但淘宝想要助推特卖区的流量,注定要牺牲一部分旗下天猫的业务。同时,依托微信社交上的天然优势,一起拼团购物,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种社交日常。在这方面微信与拼多多属于互惠互利,可是淘宝缺乏这样的社交属性。

  还有一点,拼多多们开店门槛比淘宝更低,操作更简单。许多想初尝“自立门户”的用户首先会考虑前者,这也是淘宝需要反思的地方——虽然严格来说,这真的不是坏事。

  这一“战”,拼多多免不了麻烦,品牌升级的步伐注定放缓,但淘宝这段“向下开挖”的路肯定也不会好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