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理科生,在bbs论坛上写帖子,断断续续有15年了,现在感觉写文没有长进,我不懂框架之类的东西。说起来非常羞愧,现在自己写的东西,自觉地还是可以的,但是问了别人,得到的反馈却并不是这样。对文章的评价标准有没有专门的书籍或者比较浅显明白的论述?


文章的好有万种风情,但差总是差得类似。

照这种解法,《文心雕龙》就落了俗套了,因而我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观察点。当我在说一篇文章的好时,我会从三个方面去讲:文法,章法和境界。

笔法就是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福楼拜迷信「准」,巴尔扎克却很糙。我认为呢,不管是精准到一针见血,还是粗糙到囫囵满篇,至少你的遣词造句要别出心裁,你要能通过笔法去控制你读者的联想方向,这点上我推兰姆的文章。

章法就是文章整体的编排。我第一部分讲点什么,第二部分讲点什么,第三部分又讲点什么,它们之间的逻辑是怎样的,有什么时空关系或者对照关系,有什么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这些描述的就都是章法了。比如《西游记》八十一难,回回都类似却各有千秋,再比如《悲惨世界》,那个苦役犯操著一纸黄票进了一家酒馆,读者就知道这个故事不一般,其中的集大成者是卡尔维诺的《冬夜行者》。

境界这个问题就大了,有些人之间是一眼就见出高下,有些人之间呢又不好区分,这个能不能读得出来,要看阅历和学识了——这才是文章的重头戏。


本人文科出身,但你懂的,文科就是学费低,屁用都没。

许多朋友,不管是恭维也好,真心也好,觉得我写的东西非常好。我自己也清楚,有的人为文喜欢掉书袋,有的人喜欢用惊人之语,有的人胜在句式整齐,我自己来说,最早高中时候学的是格律诗和词牌,以及一些骈文,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结构和节奏。

结构和节奏,很简单,文字是一种消费品,之后才是艺术品,那么,为文者必须知道,当你写作时,是写给谁去读的。于是,什么时候该把你的最主要的观点亮出来,什么时候该在铺排过后来一句蓄谋已久的金句,什么时候该来一些反问、排比,这些都是节奏和结构。作为一个优秀的作者,他是能知道读者的G点在哪里的,中国人为文,尤其是旧时的骈文、散文,这点就做得非常好,骈散结合。

个人最崇拜的三位中国文豪:李白、苏轼、鲁迅,都是玩弄读者心理之高手。读他们的文章,感觉他们就是写给你看的,从不用什么生涩的语言,在最平实的地方,调度你的阅读节奏。这是对读者的尊重。毕竟,时间有限,凭什么花时间看你写的东西呢?

回答中,@张书玮 正是一个为文中的高手,结构非常优秀,即使他在南都上写的小文,我明知这篇东西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阅读的必要性,但随便翻翻,都不会让人觉得浪费时间。


同为理工出身,重逻辑和培养语感很重要。逻辑和结构这些都是可以计划的,建议还是多看你觉得好的文章,看看别人是怎么架构那一篇文章的。语言也很重要,千万要平实,别浮华。能玩浮华的人实在太少了,而且一定要尽量避开太过文绉绉的表达方式。

说说我现在觉察到的文的好坏。内容和形式这种说法看似包容一切,却显得太过宽泛。太过抽象而无从著力。

在我现在看来,节奏的因素会占很大比重。不然古人也不会把四六话、诗词把玩了一两千年。受过古文,特别是诗词训练,或者读过不少古文和诗词的,语感会变得更好些,所做的文章读来会更舒服。古文的这种节奏和音韵的安排能造就出一种神奇的近似催眠的效果——即使文章的逻辑不行,所言无任何新意,你读来仍然会觉得非常合适,非常优雅和舒服。

以上是节奏和音韵。算作形式部分吧。有些人,会轻视形式,或者看重作文时的内心体验和情绪方面的因素。比如韩愈还是朱夫子论文时提到,把气息蓄积地足够深厚,一旦发力,则大舟小杯一时具浮,无往而不利。这很像剑宗气宗比拼理论时气宗的口吻。

气宗的说法虽然明显偏驳,也容易引人入歧途,但是修辞立其诚的这个大方向是对的。文不可胜质。宁可简约一些,这种说法已有人提过,不再赘述。

其实这个问题,解答可以不是一次性给出,因人而异。对于普通人而言,意思讲清楚,把逻辑理顺,句子没有大毛病,没有错别字,标点也点得对,这已经算是难得了。苏文忠公的话,能做到心手如一的,已经是万里挑一了。后面是怎样的境界,且一步步往前挨。到了时候,你自会有切己的体验。早晚急不得,提前预知,未必对你更有益。

论文的书,不见得长篇大论,不见得读专著,先贤的只言片语,均可对你有所教益,比如七缀集里对那首外国诗作的不屑就很可以引发思索,开启心智。比如红楼梦上品评朱夫子的石砚微凹聚墨多也容易让人体会文章的高下。古文中专门论文的名篇也有三五种,并不难找(虽然难读)。


于平淡中造就深沉

最近我在看各式各样的文章的时候,突然发现极大多数的文章都是个人感悟。

比如:XX小编认为的

XX记者的看法

……

这类文章的价值非常的低,甚至不值一看。读这些文章跟大妈唠嗑没多大差别,代价是你的时间和精力。

更气人的是这类文章有时候的出现了偏激的思考,甚至压根就是往错误的方向理解了某个问题。更别提还在下方还有打广告的。

如果你不加以甄别,甚至会误导了你。但是这种感悟类的文章不包括一些牛人的感悟,因为这些人的阅历令他们写下的感悟非常宝贵,他们的感悟和经验很宝贵。

那么什么是好文章呢?没有答案。没有人能评价什么是好文章,因为人们眼中的世界不一样。

「文章对你有没有用」,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标准。

所以如何评价文章,那也得看谁子啊评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