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转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30 10:03:47  



广州大学生就业指数创4年新低。 网上图片

  中评社香港4月30日电/广州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广州今年一季度就业指数显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9%,为4年来最高值,且有继续上升趋势。另外,今年大学生就业指数为4年来最低。 

  香港文汇报报道,监测显示,多项反映重点人群就业状况的指标趋势不容乐观。其中到市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报到的2012届本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幅较大。预计下半年新一届高校学生毕业后,该指标还会有所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期全市就业困难人员总数为77,605人,同比增加11.14%。 

  调查显示,广州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总量无明显变化,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同比减少8%,“国家实施厉行节约的政策措施,可能对第三产业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岗位需求会有所下降”。

从最近两三年来看,上述解释确有道理。但从更长时间看,中国的就业压力不仅存在,而且可能很大。理由是:由于中国已经跻身中等收入国家(2012年人均GDP 6100美元),劳动力廉价这一禀赋正在消失,虽然凭借基础设施和产业链优势,以及中西部相对的“成本洼地效应”,仍能保持加工制造业的优势,但最多也就是几年工夫。考虑到越来越多加工工业正在迁出中国,蔚然成势,中低端工作岗位的减少是必然的。 

  而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又决定了,未来每年还有千万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人向城镇转移。这将形成“工作岗位越来越少,求职者有增无减”的新矛盾。 

  中国的确可以通过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一般来说,中高端制造业多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吸纳劳动力能力远不如加工工业,而且这些工作机会需要和发达经济体去抢,本身也不容易;而现代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十二五”规划中服务业的GDP占比将从2010年的43%提高至2015年的47%),往往是依靠金融、高端零售、信息等复杂劳动实现的,人均创造产值很高,但总就业人数并不多。所以,中国短期虽然没有很大就业压力,但中长期看,丝毫不可轻松。 

  由于经济增速下降,中国企事业单位不可避免会面临减员增效的挑战,至少在用人上会更加谨慎。 

  造饭碗的问题,中国需要未雨绸缪。一个好的策略可能是,以更开放和更具市场化的姿态,让外资、民资能够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本新优势(从劳工到工程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研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 

 

 

 

360.1

免费报名试用网址
 
报名试用后请与我联络,让我引导你如何使用本系统!
了解过程完全免费~我绝不强迫与推销喔!
(因为我也不会推销....「财富第六波」; <wbr>提到了 <wbr>VEMMA <wbr>!!!
 
QQ: 1545088714
 
 
那么,现在就免费试用Vemmabuilder90 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