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英文。(图/取自免费图库Unsplash)

▲不少情侣总为了情人节大费周章地准备。(图/取自免费图库Unsplash)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爱情这个抽象的精神产物在20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商业化」,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统计,美国2018年的「爱情产业链」商机高达200亿美元,而且有过半数的情人会选择以「糖果」当作礼物。《今日美国》统计,1948年时,平均一对情侣度过情人节的花费在9美元,如今落在70美元;当年一张电影票也只要36美分,2018年的价格则是9美元一张。

《今日美国(USA TODAY)》的这份统计是由美国投资网站《24/7华尔街(24/7 Wall St.)》改良而来,显示从1948至2018历年来的情侣消费平均与电影票价格的变化。将电影票独立出来纪录的原因在于,「它(看电影)总是情侣们的第一选择。」

▲爆米花,电影,热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好的电影及密闭幽暗的空间,是不少情人选择在电影院加温感情的考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统计指出,2018年平均一对情侣在情人节当天的消费达70.32美元(约新台币2200元);2007年的情侣消费第一次突破60美元;1998年的情侣消费则低于50美元,显示在过去20年间,每对情侣平均每年在情人节上都多花费了1美元。

从1989年开始,消费就不曾低于40美元;1980年,一对情侣在情人节当天的花费是27.45美元来度过情人节;而1950年代的美国人只需花费低于11美元的价格就能够度过一个美好的节日;至于1948年的行情则是9美元一个情人节。

▲情人节英文。(图/取自免费图库Unsplash)

▲过半数的人选择糖果当情人节礼物,送花的人也有35%。(图/取自免费图库Unsplash)

相较于现在9美元一张的电影票,千禧年(2000年)时只要5块钱美金;80年代的价格落在一张3美元左右;1965年才首度突破1美元一张;而50年代之前的电影票一张则只要38美分。然而统计中仅显示帐面上的价格,并未计算通货膨胀与其它现实因素影响,因此仅供参考。

其中有趣的是,随著商业化气氛越趋浓厚,就连不是单身的美国人也开始有抵制情人节的想法。尽管美国度过情人节的人口数不断下降,消费总额却连连上涨,或许可打趣推测除去大环境的因素,现在的情人越来越难取悦,才会导致每对情侣的消费越花越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