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疫 | 引发思考的瞬间促使我按下快门

王溶江 方志上海

面对疫情,摄影人不可能全都冲上第一线,而立足本土,聚焦疫情下的日常生活是完全可行的。这些照片和第一线的照片组合在一起,才能构建起防疫抗疫战争的完整图景。

几个月以来,王老师的嘴边一直挂著这段话。

王溶江,《上海日报》资深摄影记者、职业摄影师,并已担任《上海年鉴》特约摄影师十余年之久。三年前从报社退休后,偶尔还会客串给老东家拍摄新闻照片,同时也一如既往地支援《上海年鉴》的编纂工作。但因没有任务在身,之前做记者时的紧绷状态到底是松弛了下来,享受著安逸幸福的退休后生活。

新冠疫情发生后,王溶江又操起相机上路,与年轻人一样,有时候出没于街头巷尾,截取日常生活中鲜活的一刻,这是摄影人的惯性动作;有时候又出现在新闻事件中,抓取事件中的核心瞬间,这是职业身份带来的使命感。

我日常主要在街头、公园等公共场所自由拍摄,一是可拍的东西多,二是容易拍得到。街头拍摄,那种不确定性充满著魅力,也十分锻炼人的脑力。疫情期间的街头,与平日里的场景有著很大的不同,拍出的照片会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街头拍摄的内容也足够丰富多彩。

2020年1月22日 | 铁路上海站,旅客踏上返乡路程

2020年1月23日 | 上海图书馆闭馆前一天。当日,武汉"封城"

2020年1月24日 | 大年夜,龙华古寺取消新年祈福活动。当日,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一级响应

2020年1月24日 | 大年夜,天钥桥路一家熟食店前,市民采购年夜饭

2020年1月29日 | 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市民争相购买口罩和消毒用品

2020年1月30日 | 淮海中路上戴著各式口罩的行人

2020年1月31日 | 一位市民口罩内叠纸巾,再加双层口罩

2020年2月4日 | 铁路上海站客流稀少,全副武装的旅客,往年同期的春运高峰没有出现

2020年2月8日 | 956路公交终点站,防控员洪师傅在统计上车乘客的人数。当日,956路采取在起点站和终点站对上车的每位乘客测量体温,并对车厢进行消毒的措施

2020年2月9日 | 曹杨路,一家酒店在街头售卖库存食品。疫情对餐饮业冲击巨大

2020年2月9日 | 顺昌路,戴防毒面具的行人

2020年2月9日 | 关闭的复兴公园外,一市民与流浪猫嬉戏

疫情之下,人们自觉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一米线上排队等等,常常让我感慨,这是因为人们按规则做事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了。还有那些街头忙碌的社区医务人员、小帐篷里值夜的平安志愿者、穿梭往返的快递小哥,以及不见人影的宅家市民,是全民皆兵,共同编织起防疫、抗疫的天罗地网。

疫情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我拍摄的主题,那些视觉语言鲜明、有故事情节、能引发思考的瞬间促使我按下快门。

许多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了。比如,疫情初期,原来快递物品在小区门口摆地摊,接著有了货架,后来又搭起了帐篷,管理得十分有序了。人们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防护意识增强了,人与人之间也多了一份尊重。如能长此以往,也算是疫情带来的一项收获吧。因为就医、进商场、看展览都要出示健康码,所以老年人都重视学习手机上网了。

2020年2月13日 | 瑞金二路,严阵以待值守的平安志愿者与全副武装出行的市民

2020年2月14日 | 钦州路,情人节的花市问津者寥寥,店主不得已在街头摆摊

2020年2月19日 | 衡山路,工商管理执法人员向店主发放“沿街门店等小型公共场所卫生健康防护提示”告知单,为复工复产做准备

2020年2月20日 | 一位市民在永嘉路写生

2020年2月22日 | 封闭一个月的徐家汇公园开放了,两名游客隔著座椅交谈,社交距离恰到好处

2020年2月23日| 乌鲁木齐南路一咖啡店外,一位小憩的老人在整理口罩

2020年2月24日 | 二月二,龙抬头,市民在理发店外等候理发

2020年2月28日 | 一位市民在地铁里看书做笔记,大都市的节奏渐渐恢复

2020年3月7日 | 谈家桥路居委和社区居民用闲置物封闭的弄堂口

2020年3月12日 | 上海中心上海之巅观光厅恢复开放。接待方婉拒了首位游客握手之礼

2020年3月12日 | 肇嘉浜路,忙碌的社区医务工作者

2020年3月16日 | 中山公园恢复开园首日

2020年3月21日 | 长风公园,游客拍全家福

2020年3月23日 | 一小区居民牵著戴口罩的爱犬,当日是上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的最后一天

2020年3月26日 | 吴江路,一家咖啡店恢复了往日的场景

2020年3月28日 | 市民向关闭的大光明电影院里张望,原本当日复业的电影院又被紧急叫停

2020年3月29日 | 肇嘉浜路,刚退休的邓先生重拾儿时学过的小提琴

2020年4月4日 | 清明节,一位市民手捧鲜花走向外滩陈毅广场

2020年4月6日 | 长宁路,市民跳起了久违的交谊舞

戴口罩已成为当下的生活习惯,这方面,年轻人做得更好一些。疫情初期,多数是出于本能的恐惧和自卫吧。口罩之下,能反映出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有出于无奈的、有紧张不安的、有从容淡定的、有充满自信的。眼下,随著疫情好转,人们期待早日摘下口罩,恢复歌照唱、 舞照跳的正常生活。

一个摄影人一生能有几次遇到这样的重大事件?因此,我不甘心让这些难得的画面就此随意流失了。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情况,利用一切可行的机会,为特殊时期留影,这是摄影人的责任与担当吧。摄影人也是逆行者。END

本篇图文首发于澎湃新闻

经王溶江老师授权在本公众号发布

“申知沪志”小组 诚意分享

如需转载 烦请联系原图文作者

点击右下角在看,方志上海更好看

原标题:《记疫 | 引发思考的瞬间促使我按下快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