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代表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脚印,并带回了宝贵的月表岩石,全球有6亿人通过电视全程观看了这场直播。这个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在我国展开,意识形态和政治割裂让我们错过了这次围观。

  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NASA又进行了5次载人登月,除“阿波罗13号”因事故终止外,阿波罗12、14、15、16、17均成功登月,共有12名宇航员相继造访月球。在这场航天竞赛中,美国把苏联远远甩在了身后,因此在“阿波罗17号”返回后结束了耗资巨大又毫无意义的登月活动。

  之所以说登月“毫无意义”,是因为当时的技术不足以支持进一步研究,只要证明人类“曾经来过”就足够了,“阿波罗11号”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并把美国国旗插在了月球表面,因此之后的登月活动意义不大,以至于人们只知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而不知道皮特·康德拉和艾伦·宾。

  1974年,NASA火箭发动机承包商洛克达因公司前员工比尔·凯恩出了一本震惊世界的书——《我们从未登上月球:一个价值3000万美元的美国骗局》。作者认为,美国根本没有能力在短短8年内实现如此大的跨越,所谓“阿波罗计划”不过是在冷战背景下精心策划的一起骗局。

  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对登月表示怀疑,73%的俄罗斯人表示不相信。那个时代,计算机才刚刚诞生,电子科技还很差,没有没有大规模集成电路,没有微处理器,根本没办法实现电脑自动控制登月舱,也没办法进行高速复杂的函数运算。越是高学历的人越表示怀疑,要知道,信息技术是在80年代才高速发展的,对此不了解的人根本想象不到70年代和80年代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50年过去了,人类还没有能力进行下一次登月,美国政府也曾公开表示五年内没有能力重返月球。虽然“嫦娥4号”已经证明了美国人确实曾经来过月球,但我们还是难以接受美国在70年代就能进行登月的事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