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争民主运动中,香港首富李嘉诚成为批评箭靶。(AP)

在香港争民主运动中,香港首富李嘉诚成为批评箭靶。(AP)

中国当局近年要求富商和企业担负社会责任,舆论也经常向名流施以明示忠诚的压力。在香港争民主运动中,香港首富李嘉诚成为批评箭靶,但他说,已习惯莫须有的批判。

香港自今年6月展开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反送中)及争民主运动,社会氛围动荡,中国官方色彩媒体曾批评李嘉诚反运动的态度不够明确、甚至是纵容犯罪。

今年8月,李嘉诚以「香港市民」身分在媒体刊登广告,呼吁停止暴力;9月再呼吁香港年轻人体谅大局、同时要执政者对年轻人网开一面,但中国媒体随后批评说,香港居住问题严重,年轻人对未来感到无力,才会卷入示威活动,香港地产商不应囤地居奇,应协助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延伸阅读:香港首富李嘉诚劝港府「网开一面」,遭中国官媒痛批:地产霸权才是害惨香港)

香港发生反逃犯条例大示威期间,华人首富李嘉诚低调以「一个香港市民」名义,在全港各大报纸头版发表「黄台之瓜,何堪再摘」全版广告,一时间引发广大注意(图片来源:搜狐)
香港发生反逃犯条例大示威期间,华人首富李嘉诚低调以「一个香港市民」名义,在全港各大报纸头版发表「黄台之瓜,何堪再摘」全版广告,一时间引发广大注意(图片来源:搜狐)

「这种时候,你很难不引起争议!」

91岁的李嘉诚在写给路透社的书面回应中表示:「在社群媒体世界里,有些人刻意散播恶毒猜疑和假消息,破坏互信,这种时候很难不惹来争议。」

路透社在一则特别报导中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后,对香港采取更强硬方针,同时李嘉诚也面对来自官方媒体的批判。

李嘉诚于2015年宣布重组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为两家公司,并把公司注册地从香港迁到开曼群岛。他当时被舆论指责不够爱国,「人民日报」评论他有福能同享,有难不能同当;李嘉诚则在声明中表示,「公司一向持续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机遇,包括在中国大陆」。(延伸阅读:中国官媒:李嘉诚有必要适应新舆论局面)

李嘉诚在声明中否认撤资,强调只是重组架构,本人在过程中并无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BBC中文网)
李嘉诚在声明中否认撤资,强调只是重组架构,本人在过程中并无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BBC中文网)

全球投资2兆,中港仅占1%!

此外,路透社利用金融资讯供应商Dealogic的数据分析,自2015年起,李嘉诚麾下企业在加拿大、义大利、澳洲等地投资标的超过700亿美元;同期,只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参与一件总额超过5亿美元的投资案,且从4家香港及中国大陆企业减持投资,总额超过110亿美元。

数据显示,李嘉诚麾下企业在加拿大、义大利、澳洲等地投资,自2015年来金额超过700亿美元;但期间中国大陆及香港的投资案只有5亿美元。不仅如此,集团从4家香港及中国大陆企业减持总额更超过110亿美元!孰进孰退,彰彰明甚。

对此,李嘉诚的发言人说:「我们在中国有很多计划,在众多香港企业中,李嘉诚的企业集团是在中国大陆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家,在许多产业都很兴隆。」

长和重组后股价虽然未尽人意,但业务集中也充分释放了投资人的价值(图片来源:Google Finance)
长和重组后股价虽然差强人意,但业务集中也充分释放了原有的股价折价因素、提振投资人价值(图片来源:Google Finance)

路透社提到,中国当局明确要求希望香港商界及富豪们肩负社会责任,支持中央政府维持香港社会稳定,在香港争民主运动的氛围中更是如此,特别是中国官方认定香港财富集中是社会不满的问题根源,香港企业面临更大的管控压力;加上中国富商肖建华于2017年初被人带走,至今下落不明,传闻是被当局软禁、调查,这起前所未闻的案件也吸引香港富人的注意。(延伸阅读:观点:中国为什么从香港带走富翁肖建华?)

报导最后提到,李嘉诚面对来自北京逐渐提高的压力,态度不卑不亢,他回复记者询问时说:「到了我这年纪,就会懂得如何拒听外界噪音,我不知道那些噪音是否蓄意,但我已经习惯一切莫须有的口头和文字批判了。」(延伸阅读:无条件送你钱、完全不用还!李嘉诚奉送香港人39亿「应急金」,第三期开始申请)

◎ 加入《下班经济学》粉丝团,给你更多财经资讯

◎ 订阅《下班经济学》YouTube频道,精彩节目不错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