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菊芬
摄影/大林慈济医院提供

    随著季节转换,又到了让家长担心的过敏好发时期。一名4岁的小璇在幼儿期就有过敏性鼻炎,从去年六月爆发急性荨麻疹,必须持续服药来控制皮肤红肿、痒的症状。一旦停药就会复发,并常在夜间因不舒服哭醒而严重影响睡眠品质。大林慈济中医部妇儿科主任针对小孩过敏体质进行调养后,一并改善荨麻疹与鼻子过敏的问题。

    去年六月,小璇大腿开始长像是粟粒疹的红疹,拥有护理证照的母亲见孩子不断地抓痒而送医,经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开始服用抗组织胺约四个月后,结果从急性荨麻疹转变为慢性荨麻疹,当天气闷热时,孩子常因痒而抓到破皮。

    陈柏全医师表示,季节交替之际,常见鼻过敏、气喘、异位性皮肤炎或荨麻疹等过敏疾病。荨麻疹则是因身体接触到一种或多种过敏原所引起,过敏原可能来自食物、药物、感染、物理性刺激、吸入性过敏原、情绪、内分泌、自体免疫疾病或肿瘤等因素造成。他指出,透过中医「辨证论治」,发现小璇的慢性荨麻疹体质属于阴虚热盛的证型,进一步经以滋阴清热中药调治,有效改善过敏体质,连过敏性鼻炎也都获得改善。

    针对荨麻疹的治疗,陈柏全说,急性荨麻疹多属风、湿、热的范围,治疗以疏风、清热、化湿中药为主;至于慢性荨麻疹则以血瘀、气血两虚、脾胃虚寒、阴虚热盛为多,处方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温中散寒、清热滋阴中药来调理。也可配合针刺或放血疗法治疗,但因个人体质不同,患者应寻求中医师辩证治疗。

    陈柏全医师呼吁,荨麻疹患者平日应宜免牛奶、蛋、鱼、虾、蟹、葱、韭、竹笋、芒果、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或注射,并积极找出和去除或避免病因。像小璇的过敏原是海鲜、花生、巧克力、香菇、橘子等,只要避免食用,保持情绪安适来调节,并加强体能锻炼,适当调摄气候冷热变化,将有助病情的缓解。

影片:大林慈济医院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