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有个行内话,叫做「十生九唐」,这个「唐」指的就是豫剧「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近代豫剧大师之中,抡起「生行」中的第一把手,非唐喜成莫属。

唐喜成的唱法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特殊的是他的嗓子,要想有唐喜成大师的特殊唱法,不是我说胡话,首先你要把嗓子毁了才行,这就如同京剧中麒派的周信芳先生和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一样,要有那种特殊的哑嗓子才行。

唐喜成最擅长无非就是「夹板音」(哑嗓)和「二本嗓」(假声)的唱法,其中「二本嗓」这种唱法并没什么太特殊的地方,就是发音比较靠后。想学这种唱法,需要先把气息调整好,而后就是多学多唱,把调唱熟了,词儿记熟了,成为熟练工,其他的也没什么。

我最喜欢听唐喜成的那段《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这段戏简直绝了,二本嗓运用的那叫一个巧妙,高低音域能相差八度。这段戏除了唐喜成之外,听谁唱都不过瘾,都没那种「哑味儿」。

所以说我们想学大师,只能学人家的皮毛。不过这就不错了,咱也不是角儿,最多算是个票友而已。只能多听大师们的演唱,尽最大能力学到他们的精髓,然后根据自己的发声方式来演唱,虽然没有大师们的味儿,但是却也有一番韵味在其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