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权力的游戏》中如果让你选出一个最讨厌的人,你会怎么选择?是无恶不作的乔佛里,还是奸险狡诈的小指头贝里席?而我最讨厌的则是小剥皮—拉姆斯·雪诺。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1张

首先从"雪诺"这个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小剥皮是个私生子(权游里面私生子都以“雪诺”为姓),是他的父亲卢斯·波顿在强奸一个农妇后所生,而他这一辈子也被"私生子"这个称呼所累。从小他便被自己的父亲送给一个叫做“臭佬”的仆人,这使得拉姆斯养成怪异的性格,他不仅野蛮、残酷,以折磨他人为乐,更为了摆脱自己的私生子身份处心积虑。

先是毒杀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卢斯嫡生子多米克利。后来得知自己父亲又生了一个弟弟的时候,再以残忍手段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以及他后母。在这一切之后又杀死了自己的亲身父亲,以恐怖堡唯一继承人身份继承了他父亲的一切。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2张

所以我们这里看到,实际上拉姆斯这一生都是由“私生子制度“产生的怨念,也是为了自己私生子身份不甘的反抗,只是手段极其恶心残忍无人道罢了。如此我们还是应该追本溯源,来看一看欧洲的“私生子制度”到底怎么样,他是如何把私生子逼疯的,而为何在中国古代就很少发生这样事情的原因。

也就是中西文化中对待私生子的不同差异,又如何分别反噬各自的历史进程。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3张乾隆也曾一度被传私生子身份

欧洲文化中对私生子最早的歧视来自于古罗马法律,明确规定了私生子没有任何继承权。比如著名的埃及艳后克丽奥帕塔拉七世和罗马三巨头之一安东尼的三个私生子女,哪怕是安东尼明确休了自己的原配屋大维(屋大维的姐姐),续娶埃及艳后,并宣布把自己在罗马东方的领土分给他此时已经合法的子女,可依旧得不到罗马人们的接受。

因为在罗马人眼中他和埃及艳后的子嗣因为是“非婚生子”,那就是没有任何合法权的私生子。结果这一事件被屋大维利用,他巧妙的把该事传回罗马长老院,并昭告国民安东尼要把罗马的领土分给私生子,这使得安东尼在罗马国内失去了所有支持。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4张

公元前31年,屋大维和安东尼大战阿克提乌姆海战,并彻底打溃了安东尼和女王的联军。破城后屋大维不仅杀死了他们的三个子女,最后甚至杀死了自己的叔叔,也就是凯撒大帝的亲生儿子凯撒里昂。

当然了,凯撒里昂由于是埃及艳后和凯撒的非婚子,所以他也是罗马人眼中没有任何继承权的私生子,其法统地位还及不上凯撒的侄子屋大维。导致屋大维杀凯撒里昂这件事,罗马人拍手称快,甚至为后来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独裁者埋下伏笔。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5张

那欧洲人会不会随着时间和历史进程慢慢消除这种对私生子的歧视呢?显然不是,这种歧视甚至更为变本加厉。当基督教影响整个欧洲的时候,婚姻也逐渐变为一项“神圣契约”,在清教徒眼中婚前性行为被严厉禁止,更别说非婚生子这件事了。甚至到了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崛起之后,法国的《拿破仑法典》仍旧规定“私生子绝不得成为继承人“。

不过这里还是有一个例外的,那就是如果私生子在身前得到了生父的认可,就可以“转正”,权游中的案例莫过于拉姆斯用打下史塔克狼堡的这份战功换取卢斯·波顿认可,改名为拉姆斯·波顿。另外一个更加极端例外就是如果父亲的全部子嗣以及家族男性成员全部死绝,那就可以继承父亲的遗产,这也是为什么拉姆斯要处心积虑毒杀自己的哥哥以及刚刚不过一岁的弟弟。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6张

虽然由于罗马法律的影响以及基督教的婚恋观使得私生子在欧洲毫无权力,但也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件事。甚至许多大文豪都在上面做文章来讽刺这种不平等,比如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葛罗斯特伯爵的私生子埃德蒙,他从小就呐喊出:

为什么我要受习俗的欺凌,让世人的挑剔剥夺我的权益?难道在天性热烈的偷情里生下的孩子,倒不及拥着一个毫无欢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之间制造出来的那一批蠢货?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7张

很显然,他和小剥皮一样,这一辈子都为私生子制度所累。他挑拨父亲和哥哥的关系,勾引李尔王的大女人和二女儿,并最终使得皇室自相残杀,酿成一出悲剧。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斯麦尔佳科夫也是一位像小剥皮一样的私生子,最终悲剧。

即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另一部名著《白痴》中塑造了一个善良的私生子—梅斯金公爵,可他还是因为私生子身份面临悲剧人生。这跟《权力的游戏》第6季中如果不是红女巫会复活术,琼恩·雪诺最终也是悲剧的结局一模一样。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8张

欧洲的大文豪和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不断地用笔为“私生子”正名,隐喻,但是这些都起不到丝毫的效果。直到欧洲进入近代文明之后,才取消了对私生子的歧视。

中世纪的欧洲私生子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中国古代的私生子地位也不及嫡系子弟,但很显然不管是生活还是待遇都要比欧洲人好上太多,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诸子均分制”的古代继承法。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9张康熙朝九子夺嫡,诸子均分制最好的释意

例如在《唐律疏议》中就明确规定:

兄弟亡者,子承父分。

其中最清楚的是明朝的《大明律》,规定:

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与半分。如别无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奸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绍全分。

这里实际上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不管是谁生的儿子,都是“均分”,如果是私生子那就是其他儿子的一半,如果没有其他儿子(或者私生子被扶正了),那就更正常其他孩子一样。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10张孔子根据史书记载实际上也是私生子

不仅是唐明两朝的法律明确规定私生子有继承权,早在周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确定了“诸子均分制”。为此还引发了许多的“夺嫡之战”,比如西周末年姬伯服和姬宜臼的夺嫡之争,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东周时期子朝和子猛的周王室庶孽之乱,又直接导致周朝皇室被分为西周国和东周国,随即周天子威望下降,直至灭亡。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朝代中,女性都是没有任何继承权的(除了宋朝女儿可以分家产),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只要带个把儿,哪怕你是私生子,你的继承权都远远高于嫡女。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11张卫青是历史上明确记载为私生子的名人之一

虽然在中国古代的“一妻多妾”制度中,正妻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妾,也高于私生子,但是他们所生的儿子除了嫡长子有优先继承权以外,其余的权益并无多大差异。为此中国古代名人史上就出现了许多鼎鼎大名的“私生子”,比如汉高祖刘邦、大将军卫青等,再例如我们常常在古代历史中看到有宫女处心积虑的勾引皇上,希望可以诞下“龙之”从而“子凭母贵”,这是远在欧洲的私生子根本无法想象的。

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对待私生子为何相差甚远,这种制度是一切的关键 新闻 第12张小剥皮:嘿嘿嘿

或许小剥皮知道后一脸懵逼:

特么你们还有这种操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