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牵起莫名伤感,想抛开红尘俗世的牵绕,追思那逝去的亲人,两三滴泪,滴落一地哀思,本不是太过伤感的人,但此刻眼眶已湿润万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当闭上双眼,想像著那位「故人」生前的模样,用心与他对话,也是反思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许有歉意,也许有内疚,也许有思念,但,更多的应该是感恩吧!

孝道是万善的起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得以生存之根本。父母是我们的根本,再往前追溯我们的根本是列祖列宗,所以自古以来,清明祭祖扫墓已成为缅怀先人,纪念祖先的一种淳朴民风与固定风俗,是尽孝道的最好方式。可是,很多人祭奠祖先的方法,现在越来越「不如法」了。比如,过去我们只是简单的烧纸钱,还有人借著清明节,挣起了「哭活儿」的钱,商家们推出了「代人扫墓」,甚至还有附加服务,磕头多少钱、坟前哭唱多少钱,想想这样的场面都辣眼睛。雇一个不认识的人去「看望」先人,恭敬何在?另外,在一些地方,用宰杀动物的方式来供奉先人。殊不知,这样的祭祀方法,无纤毫之利,能利益到亡人,只能为先人徒增罪孽。你所做的杀生以及拜祭,没有丝毫的力量、好处、给死了的人,只会结下恶的因缘,反过来增加他罪的深度和重量。可见,清明节如此的祭祖,是犯了大错,是为不孝!

清明节「扫墓」,需要关注祖上墓地风水的变化。要清除坟上杂草、杂树,若发现坟包有缺损,需添加新土或修补,墓碑上也要保持清洁。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须清除,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习俗认为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不能穿的大红大紫去上坟的,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要心态平和,要怀著尊敬先人的心情,对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不在墓区乱丢东西、乱吐痰等。也不要在墓区吃东西,不要打闹嬉笑。

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有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中能文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