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强迫症,自己觉得症状有很多。第一个是洁癖,但又不同于其他人的那种怕脏的洁癖,而是怕把脏带给别人,怕触碰别人,症状上就是反复擦拭等强迫动作。第二个是敏感,总是怕别人对自己有意见,别人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会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和自己有关,自己说话也怕会说错别人对自己有意见。这样综合起来最大的障碍就是社会适应问题,因为似乎有点自我封闭式的,与人交流成了障碍,似乎紧张已经成了常态,因为纠结焦虑经常伴随,所以我想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心理医生,甚至有接触强迫症很多年也很有经验了,但为什么强迫症还是这么的难治?甚至被认为是精神上的「癌症」,这么多的患病群体,这么多自认为得过强迫症然后好了的人你们是怎么好了的呢?为什么有些人会好而有些人参考其方式却不见得能好?


我是一个强迫症康复者,但这里指的康复不是完全没有症状,是指症状不太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和症状相关的人格逐步修通和完善。我自己接受过很多咨询治疗,拜访过很多康复者,华师大应用心理学专业科班学习过,系统学习并践行过森田疗法、正念、认知行为、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等,到目前也专职系统治疗过数百名的强迫症患者,依然认为强迫症很难。

因为强迫症多病因,而且几乎说是一个人的属性问题,先天生物、客观社会环境、人格心理、生存能力等都有关系,我们说哪一个改变容易呢?它不是一个单单的「病」的概念。

每个人的这些方面的情况侧重不同,而且找到合适的老师并不容易,适合的方法,往往也是浅尝辄止,就觉得自己都尝试了没有帮助。


首先要给 好 一个标准

强迫症首先需要性格基础,没有特定性格基础的人是不会得强迫症的

有些人你想尽办法想让他得强迫症都不可能

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

常言道,本性难移

强迫症的病友们,这辈子除非是基因突变或者是受了特别大的精神刺激,不然,性格基础是不可能改变的。

性格不改变的基础上,随便一个导火索就会让自己又陷进去

通常是这种强迫症状没有了,就会有下一个,下一个消失了,就会迎接下下一个

所以应该追求的好,不应该是跟"一辈子都不可能患强迫症"的人群对比

而是跟自己对比,即使偶尔出现强迫思维,它也不会打扰我的生活,我学会了应对之道。虽然只是八十五度的好,但是强迫对我的影响已不大。我就静静地看著它,我们是平行关系,而不是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如果楼主追求的是极致的好,那这辈子都不可能走出漩涡了。

想想看,你为什么会强迫?还不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想追求 极致的好,百分百的好。


维持和加重强迫症的因素主要有:过于强烈的期待无法实现,过于急迫的需求无法满足;对自己或他人的失望、不满、怨恨和敌对,并且压抑在内心无法表达;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出消极的解释、归因和评价,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做出灾难性推理和设想;回避风险和痛苦,试图控制自己、他人和环境,与自己、他人和环境对抗的行为做法。以上这些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在维持和加重著强迫症状。

也可以把强迫症状比喻成一个小孩,他就是自己的情感和身体,自己现在和他形成了对立关系,自己讨厌他、恨不得弄死他,他也拒绝服从于自己,和自己对著干。自己越想让他怎么样他偏不怎么样,越想控制他他就越失控。这就好比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采用强势的控制可以让孩子听话,也就是说一开始控制是非常有效的,但后来随著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叛逆,父母越来越控制不了他,于是就施加更多、更强的控制,有时候还能控制的了,但整体上是越来越失控,再到后来,不管自己说什么他都不听,不管好的坏的一律和自己对著干,自己对他好他也不再相信。强迫症就是内部关系的问题,和自己情感、身体形成了对立,进入了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要协调内部关系需要一个过程。

要想减轻强迫症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降低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期待,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向能够倾听、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试著尊重、理解、接纳和欣赏自己、他人和社会环境;换个角度看待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积极、乐观的推理和设想未来,或者对未来保持开放的态度,允许一切皆有可能;承担风险和痛苦,接纳自己、他人和社会环境,尝试与自己、他人和社会环境建立合作关系。

本文来自:专业心理学知识和网上心理咨询-在线心理咨询师于飞的心理学网站

作者寄语:感谢您阅读本文,欢迎您添加我的QQ或微信 11570968 为好友,我的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有很多原创心理学专业文章和最新网路公益讲座信息。如果您需要一对一的专业心理辅导,可以联系我索要远程心理咨询与治疗事宜。


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强迫症是外在的原因,所以总是想去解决外在干净不干净的问题产生洁癖行为。强迫症患者过于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外在的得到上,所以就总是在环境上反复的去想和做。其实任何人类的行为都是人的想法创造出来的。没有想法就没有行为。所以从因上改变需在想法上下功夫。大部分的强迫患者试图改变的是行为。而忽视了破除内心这不好那不好的标准。实际上想法都不是来自于事实发生了什么结果,而是自己在事件发生之前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个人的痛苦就是误以为三观绝对正确,把自己的标准当真。而一个人有越多的误以为这不好,那不好的标准,是越容易开心还是越不容易开心呢。我在20多年前高中和大学也曾经有过十年严重强迫症。后来意识到是自己的心态过于消极,遇到事情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导致的。当从自身心态上夏功夫调整后。强迫症就逐步的淡化消失了。微信QQ362890071


谢邀,我是一个佛弟子,希望可以通过佛法的层面帮助你,当然也可以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其实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疾病太多太多了,已经发现的一部分,未经发现的就更多了。可以这么说,有多少生物的存在,就有多少种疾病。这是什么一个情况呢?疾病,包括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很久以来,我们不断投胎转世,通过我们一些意念产生的,所以这辈子遇到的疾病不一定是自身的问题,有可能是过去生中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种下的因,现在要承受这个结果。既然知道了有因果这个定律,那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有,佛讲经说法的重点内容就是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佛法去改变这一切,为什么可以呢?因为佛法是教我们脱离这个轮回,不在生生死死,我们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别人,真正帮助到别人离苦得乐,这个功德足以抵消过去生中犯的错误,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不药而愈的说法了,我是向史顺德老师讲《无量寿经》明白的,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住真实慧。老师讲经说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很适合初学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