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山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4年,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的紀錄片新政的政策利好下,再加之紀錄片形態的持續拓展,2014年中國紀錄片在投資、產量、播出率、院線等方面均獲得較大幅度增長。

2014年中國紀錄片播出總量達73267小時,比2013年增加97.4%,增幅將近一倍,其中首播量爲18000小時。全年全國“上星”頻道在播紀錄片835部,約佔在播節目比例的13%。2014年,央視紀錄頻道紀錄片播出時長最長,其次是央視科教頻道,兩者之和超過了全年播放總量的60%。

2014年共有110檔電視紀錄片欄目,其中首播98檔,在不同頻道重複播出的欄目有12檔。以自拍自編、外購素材加後期編輯爲主的欄目所佔比重均有一定上升,而完全外購欄目所佔比重則相對下降,中國紀錄片行業的自制能力有所提高。

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國內34個“上星”衛視綜合頻道,每天在6:00—24:00時間段至少播出30分鐘紀錄片。因此,由於新政的規定,2014年34家省級“上星”衛視綜合頻道共增加了約6000分鐘的紀錄片播出時長,在全部的電視節目類型中,紀錄片的佔比爲6%,其中播出量較大的省級衛視有四川衛視、黑龍江衛視、雲南衛視、江蘇衛視等。

當然,每天紀錄片總播出時長在60分鐘以下的衛視頻道還是佔到了總數的近一半,除了央視因爲有紀錄片頻道存在,全天紀錄片播出時間分佈均衡之外,省級衛視綜合頻道的紀錄片播出時段還是較多集中在睡眠時間,其中凌晨2:00-4:00時段的播出量佔比達29%,紀錄片的電視播出的總體格局尚沒有因爲新政的到來而有根本性的改觀。

2014年,即在2011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首次拿出500萬元獎勵優秀紀錄片的基礎上,該獎金額度又增加至1000萬元,這足以說明國家政策層面對紀錄片行業的重視程度,中國紀錄片行業的總投資也維持着每年20%-30%左右的高速增幅。

從廣告收益趨勢看,在電視媒體廣告投放量增幅整體下滑的現實情況下,紀錄片的廣告投放增幅反而呈現出逆勢上漲的趨勢。2014年中國電視廣告投入增幅僅4.6%,而紀錄片廣告投入增幅卻達到8.5%。

不僅如此,2014年,紀錄片行業的金融模式也進一步創新,號稱“中國紀錄片第一股”的三多堂傳媒實現了新三板上市。2014年3月和11月,“北迴歸線紀錄片天使基金”和“中尚雷禾紀錄片創作基金”兩隻專門針對紀錄片的基金項目也先後誕生。前者由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和北京中視文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成立,啓動資金1000萬,具體項目單獨招募;而後者單就資金規模,就已高達1億元。

這種金融創新模式的出現,自然離不開紀錄片領域現象級作品所帶動的社會話題效應。《舌尖上的中國2》在央視綜合頻道、紀錄片頻道播出後,既《舌尖上的中國1》之後,再次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舌尖上的中國》系列,是中國紀錄片行業第一個市場化的IP品牌,在文化傳播和市場效益等多個領域都爲這個行業樹立了標杆。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的綜合收益已經超過5億元,並將紀錄片的產業鏈從傳統的廣告、音像、圖書等擴展到電商、電影等領域,甚至拉動了相關行業的股票價格,這一切在中國紀錄片歷史上,都是可以標識出兩個時代的具有承前啓後意義的歷史座標。

2014年我國電影院線上映紀錄片5部,其中國產製作4部,總票房7.21億元,比2013年的2143萬元增加了30多倍。然而,院線票房基本上幾乎都被綜藝真人秀大電影《爸爸去哪兒》所佔據,這一部影片的票房就有6.97億,而第二名的《永遠的焦裕祿》則只有區區1012萬。

綜藝真人秀大電影這種娛樂類紀錄片,一方面,有着巨大的爭議,學院派的理論界幾乎衆口一詞地對其持否定性態度;另一方面,它事實性地拓展了紀錄片類型、形態的邊界,在大幅提升紀錄片的票房的同時,其背後也有着更爲錯綜複雜的脈絡和線索,尤其是在新媒體領域,正在發生着山雨欲來的蝴蝶效應。

這種新媒體領域的蝴蝶效應的最直觀表徵,就是我國紀錄片受衆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15-34年齡段的學生羣體和青年羣體開始成爲紀錄片觀衆的主體力量,已經佔到受衆總數的近60%。雖然45-64歲的中年人羣仍然是穩定的收視羣體,但由於收視羣體不可逆的年輕化趨勢,紀錄片的類型和形態勢必還將進一步更新。

2014年是中國紀錄片行業的“衛星年”,北京紀實頻道、上海紀實頻道作爲地方電視臺也實現了衛視“上星”,與央視紀錄頻道一同構成了中國紀錄片播放的核心渠道,長期困擾中國紀錄片的播放渠道瓶頸終於呈現出撥雲見日的趨勢,細分化、品牌化等深層次的發展議題,也終於可以提升到可操作層面的議事日程。

當前,中央電視臺是我國紀錄片製作、播放體系中的最大的行業主體。央視紀錄頻道是全紀錄片播出頻道,首播時段是18:00—23:30,每天有5.5小時的首播時間。2014年,從央視全部24個頻道的收視情況來看,紀錄頻道排名第10位。

在央視所有欄目收視排名中,紀錄片欄目《探索發現》《走近科學》《地理中國》均進入前50名。從2011年紀錄頻道開播至2014年,其收視份額以每年55%的速度持續增長,廣告額也迅速從零飆升到現在的4、5億元水準。 除紀錄頻道,紀錄片佔比較高的還有央視科教頻道、央視農業軍事頻道、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央視綜合頻道。除少數專業頻道,央視絕大部分頻道都有紀錄片播出。

除了央視之外,在現行廣電體系下的紀錄片播放渠道中,省級紀錄片專業頻道、省級衛視及地面頻道則是紀錄片製作、播放的重要平臺。在2014年,我國省級紀錄片專業頻道有北京紀實頻道、上海紀實頻道、湖南金鷹紀實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三套、遼寧北方頻道、天津科教頻道、重慶科教頻道7家;而付費紀錄片頻道則有世界地理、老故事、先鋒紀錄3家。

2014年,中國紀錄片的發行機構,主要有央視國際電視總公司以及大陸橋、良友文化、雷禾傳媒、元純傳媒等民營公司。“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項目已被國務院列入“2013—2014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目錄”,其影響力與日俱增,2014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的共計3054部作品,來參與該紀錄片節的評獎、展播和預售等,刷新了亞洲紀錄片節的徵片數量紀錄。不僅如此,包括“中國紀錄片網”在內的一些專業網站,也成爲了中國紀錄片行業的重要產業運營平臺。

然而,儘管在2014年,中國紀錄片行業的產量、規模、渠道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和拓展,但全行業的整體狀況並未有根本性的改變,遠遠難言樂觀。2014中國紀錄片行業的實際投入產出比並不盡如人意。中國紀錄片行業在2014年的總投入約19億元。各級電視臺投入13.04億元,佔68%,這其中,央視與地方頻道分別佔61%和39%;民營公司共投入4.11億元,佔22%。2014年中國紀錄片行業總收入約30億元,其中有18億元爲電視硬廣告收入,與2013年相比,增長約33%。

這其中的絕大部分的電視紀錄片欄目,單靠廣告收入根本不足以收回成本,即便是2014年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紀錄片欄目的廣告收入也僅有268萬元。可見,中國紀錄片行業的收入增幅與總投資增幅大抵相當,盈利模式並無實質突破,還是典型的弱勢行業的放量式增長。

因此,進一步打破制約着中國紀錄片播放渠道和載體的瓶頸,就是消化當前海量紀錄片庫存,真正打通產業鏈,培育良好行業生態的關鍵。在現行廣電體系不可能有大幅度改變的情況下,作爲新媒體的視頻網站,事實上也是唯一具有現實可行性的突破口。

2014年我國的紀錄片行業在新媒體領域發展良好。紀錄片在網絡媒體的相關報道量達31萬條,佔電視節目總報道量的2.5%,微博提及量接近5500萬條,佔比3.4%。《舌尖上的中國2》與《舌尖上的中國1》在影響力上的最大變化,就是前者在新媒體領域產生了現象級的影響,在電視播出期間有着4萬餘條網絡媒體報道、1千萬餘條相關微博、7億餘次點擊,讓紀錄片真正成爲了這個時代的大事件。

而且,不同的視頻網站的紀錄片頻道也有着不同的定位:優土分別集中力量在自制紀錄片和主打國內紀錄片,先後有《季錄》《經典傳奇》《優酷影像錄》等和《老樑故事匯》《老樑觀世界》《絕對經典》等;愛奇藝特別強調“正版”,主要有《傳奇故事》《真相》等;迅雷則專注國外紀錄片,代表作有《探索》《荒野求生》等。在2014年,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新媒體現象是,移動端已經成爲觀衆關注紀錄片的主要平臺。在《舌尖上的中國2》的相關微博中,PC端佔比爲40.1%,而移動端佔比爲59.9。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一比例還將進一步上升。

但從總體佔比來看,我國紀錄片的網絡關注度還是整體偏低,仍屬於小衆關注的範圍。2014年,紀錄片的全部數量只佔整個網絡節目的16%,而點擊量僅僅佔到了1%。例如《舌尖上的中國2》首集點播量爲2690多萬次,而電視劇《何以笙簫默》首集點播量則高達1.5億次。目前愛奇藝紀錄片頻道、搜狐視頻等視頻網站,還是主要通過HULU模式來進行整體運營,即購買正版高清影片版權,並免費提供給用戶觀看,僅通過廣告收入來支撐網站運營——廣告同樣也是視頻網站的紀錄片頻道的最主要收入來源。

與視頻網站的其他頻道相比,視頻網站的紀錄片頻道的廣告市場規模仍然偏小,普遍處於虧損運營狀態。而搜狐視頻、愛奇藝的紀錄片頻道,雖已開始嘗試會員制和個人付費模式,但還處於探索階段,並未成爲穩定的商業模式,也並未成爲主流。

總之,作爲新媒體的視頻網站的良好發展勢頭,儘管拓寬了中國紀錄片的播出渠道,但並未給中國紀錄片行業帶來“真金白銀”的明顯利潤增長。這一切充分說明,對於中國紀錄片來說,依然還有很長的道路需要摸索。

經過新世紀以來的長期積累,特別是自第二個十年開始的厚積薄發,國產紀錄片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行業標準,並形成了比如美食類、考古類、科學類、探險類等多種固定的類型;大量相關文化公司在從事紀錄片類型生產的過程中,確立了自身在整個行業中的角色和位置;很多省級衛視也形成了自己的紀錄片品牌欄目,如北京衛視的《檔案》、雲南衛視的《經典人文地理》、江西衛視的《經典傳奇》等。這一切對於整個行業生態而言,無疑都有着非常積極的意義。

2014年出品的紀錄片的一個突出特徵是關注傳統和地域文化,在這個脈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紀錄片作品,肯定是現象級的《舌尖上的中國2》,正是各地美食背後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生活方式的魅力,使其平均收視份額高達9%,較《舌尖上的中國1》增長了56%,已經接近《爸爸去哪兒2》等熱門綜藝節目的收視率。

《舌尖上的中國2》總投資約3000萬元左右,首播版共分7集,每集50分鐘;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同步播出,並首創了國內紀錄片的周播模式;其冠名費近9000萬元,海外版權的銷售價格達到6萬美元一集,創下了中國紀錄片海外銷售的最好成績。

除了廣告、電商、海外版權,《舌尖上的中國2》在圖書、網絡版權銷售等領域也有着良好收益,其作爲IP的品牌效應已經形成並趨於成熟。在《舌尖上的中國2》的帶動下,2014年還有《味道中國》《心傳》等關注各地傳統飲食文化的紀錄片面世,這種紀錄片類型在未來勢必還會受到持續關注。

除了美食的視角之外,2014年在對傳統和地域文化的熱切關注中,還出現了由上海紀實頻道推出的日播紀錄片欄目《閒話上海灘》,這檔紀錄片用上海方言作爲節目的語言形態,講述上海民俗風物、市井人情。方言紀錄片的出現也是2014年中國紀錄片的一大亮點。在2014年,還有《大黃山》《瓷路》《楚國八百年》《五大道》等從自然、地理、歷史等角度來關注傳統和地域文化的作品。

2014年出品的紀錄片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緊密關注當下的時代,《互聯網時代》是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該作品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深入、客觀地解析互聯網行業的大型紀錄片。全片共十集,每集50分鐘,是中央電視臺繼《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華爾街》等之後的又一部大製作紀錄片。

《互聯網時代》於2014年8月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綜合頻道、紀錄片頻道、科教頻道播出,並同步進行了互聯網在線播放——和《舌尖上的中國2》一樣,實現了全媒體傳播。全媒體傳播,是理解2014年中國紀錄片行業的一大關鍵詞。

正是由於全媒體傳播已經是這個年代紀錄片領域的“新常態”,紀錄片的新媒體化也開始成爲行業趨勢,湖南金鷹紀實頻道在這方面就有着非常前瞻性的佈局。清晰的頻道定位,使其一直致力於做中國第一的青春記錄品牌,也特別重視微博、微信的新媒體運營,並與優土、芒果TV等視頻網站和在線播放品臺有着深度合作,專門覆蓋青年羣體。

而其所依託的湖南衛視也有《變形計》這種長期運營的專門描繪城鄉青年精神世界的電視紀錄片專欄,湖南衛視還在2014年推出了基於綜藝真人秀節目《快樂男生》的綜藝真人秀大電影《我就是我》。

伴隨着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近年來現實題材的紀錄片和電視欄目數量持續上升。在2014年,我國共有98檔紀錄片欄目,其中社會現實類欄目有37檔,而且呈現出上升趨勢,其內在品質也在數量的增長中進一步提升。

由於好的現實題材的紀錄片欄目可以獲得社會話語權和社會知名度,並可以帶來對於電視臺來說最重要的收視率,所以無論是“上星”衛視還是有能力的地面電視臺,都在近年來予以了充分重視。這其中的代表是央視的《客從何處來》,該片分八集,每集僅講述一位嘉賓的故事,通過闡釋個人與家庭、民族、宗族之間的關係,來描繪我們的故土牽掛、追舊思念、家國情懷的精神線索,從而找尋當代中國人的情感歸宿和身份認同。

與此同時,在2014年,“主旋律”紀錄片也呈現出了新的特色。

《九天——1979年鄧小平訪美》《永遠的焦裕祿》《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水脈》《北洋海軍興亡史——甲午海戰120年祭》《大抗戰》《1937南京記憶》《中國夢·中國路》《追夢在路上》等不同類型的“主旋律”紀錄片也一掃以往給人留下的過於嚴肅、呆板的印象,開始以更爲開闊的視角、更爲活潑的語言和更爲靈活的方式來展現、表達重大歷史事件、優秀先進人物和宏大時代主題。因此,“主旋律”紀錄片在2014年的接受度也較往年有大幅提升。

在2014年,如果不考慮傳播效果和市場反映,僅僅將美學風格作爲最高評價標準,那麼《犴達罕》或許是2014年能夠寫進中國紀錄片藝術史的作品。《犴達罕》是導演顧桃的“鄂溫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

從2007年開始,他用超過500小時的素材剪出了三部自成一體的人類學紀錄片《敖魯古雅的養鹿人》《雨果的假期》和《犴達罕》。《犴達罕》以人類學的視角,蘊藏着一種難以言說的悲壯和哀婉,記錄下了狩獵民族在其沒落過程中的不爲人知的辛酸和悲壯。這在各類民俗傳統越來越成爲文化奇觀的當下,具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2014年對於中國紀錄片行業來說,具有着重要的節點意義。的確,經過新世紀以來方方面面的積累和積澱,中國紀錄片行業已經明確進入到了行業發展週期的上行通道。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規模、渠道和社會關注度,都達到了該行業的歷史最高水平區間。

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國內34個“上星”衛視綜合頻道,每天在6:00—24:00時間段至少播出30分鐘紀錄片。因此,由於新政的規定,2014年34家省級“上星”衛視綜合頻道共增加了約6000分鐘的紀錄片播出時長,在全部的電視節目類型中,紀錄片的佔比爲6%,其中播出量較大的省級衛視有四川衛視、黑龍江衛視、雲南衛視、江蘇衛視等。

但我們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的是,中國紀錄片行業的內在品質和實際效益,並沒有和產能的放量式擴張保持相應的合理比例;特別是近年來持續涌入到影視行業的大量“熱錢”,不可避免地對由《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所帶動的社會熱潮保持密切關注,中國紀錄片行業該如何避免像電影、電視等行業那樣被資本所裹挾甚至是“綁架”,是這個年代所必須面對的嚴肅問題。

除了央視因爲有紀錄片頻道存在,全天紀錄片播出時間分佈均衡之外,省級衛視綜合頻道的紀錄片播出時段還是較多集中在睡眠時間,其中凌晨2:00-4:00時段的播出量佔比達29%,每天紀錄片總播出時長在60分鐘以下的衛視頻道還是佔到了總數的近一半,紀錄片的電視播出的總體格局尚沒有因爲新政的到來而有根本性的改觀。

紀錄片在近年來的興盛離不開這個時代的大環境,自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以來,由文學領域最先提出的“非虛構”理念迅速受到了包括影視、美術、舞蹈、舞臺藝術等領域在內的各個藝術門類的迴應,紀錄片被認定爲更貼近真實、更貼近生活,而被賦予了更爲優先的價值排序。

的確,在虛構類藝術的魅力已經大打折扣的今天,虛構意義上的“藝術的真實”,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原本的對“現實的真實”的優越性和合法性,今天已經很難再像過去一樣大談“藝術的真實”是如何的高於“現實的真實”。

因此,當前各個藝術門類都在重新界定自身與真實性的關係,紀錄片在影視領域的興起,不過是這一“多米諾骨牌”效應中的一環。

然而,問題在於,即便是紀錄片已經被認定具有“非虛構”的優先價值,中國紀錄片行業反而更需要警惕淪爲“景觀”消費的巨大風險。在這個年代,對於真實性的消費有着前所未有的需求和渴望,“非虛構”的真實,同樣可以被編織進消費主義的羅網,乃至是更深度的捲入。

從最初的奇觀和獵奇,到今天的所謂更貼近真實、更貼近生活,都不過是可供消費的文化“景觀”。當下,在“非虛構”意義上被認可的紀錄片,超越其“藝術的真實”的,很可能並不是“現實的真實”,而是“景觀的真實”。

對於紀錄片而言最重要的“紀錄”功能正在事實性的衰退——而是以更貼近真實、更貼近生活“非虛構”之名進行着“景觀”書寫——這正是這個年代裏中國乃至世界紀錄片行業本體論意義上的最大危機,也是2014年留給我們的最爲嚴酷的時代命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