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AtfOviyPm3g          【每日歌曲 720HD】嘎达梅林 / 腾格尔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本身不具创造性。虽然大家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不过至少在现代社会中,光有知识也无法发挥力量。知识本身不具创造性。必需经过组织、整理,才能创造新事物。

 

不仅如此,当知识吸收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到达饱和。这时,无论再如何想要增加都不可能,因为对问题的好奇心降低,求知的欲望也会低落。

 

这就是收获递减法则-在固定的土地栽种农作物时,随著投入的财力与劳力的增加,作物的产量也会跟著增加。不过,一旦到达界限,生产量就不会再成长。

 

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刚开始时,愈努力学习得到的知识量愈多,效率也跟著提高。但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遇到瓶颈,此时,虽然「莫忘初衷」,但一定要记得给自己来点不一样的经验,以刺激学习,让心因为产生新的深度,而继续保持好奇与新鲜感。因此,长期专注于同一件事上,不见得是黄金定律。

 

知识在一开始时的时候是多多益善,不过,一旦饱和,就必需逆向思考,进行精选和筛除。

 

总而言之,搏学多闻是容易的,整理则是下一步必要的工作。在一开始是加分的动作,从某一时点起,反会变成反效果,许多事物都有这样的现象。因此,此时就不再是一味地增加知识,而是应该不断地丢弃无用的知识。在丢弃的过程,真正的遗忘,才会发生,而真正的遗忘,意识上会产生自动的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太过心急,因为那是将脑袋深处的资料倒出的时刻。如果太过心急或忙碌,反而会让人忽略了珍贵的事物。更会忽略了某些待完成的圆(待完成的圆越多,脑袋就越不精炼。整理脑中的记忆与知识,其实是精炼脑子的作法。越精炼的脑,遇事反应越清晰和活络。同样的笨或同样的聪明,却有不同的产出发生。)

 

所谓整理,一般是透过个人喜好、兴趣或价值观。但如果能够保持有意识地以价值观进行整理的话,才会留下重要的东西。不然抽屉中就会依然有废纸,然后在将来又会无意识地拾取这张废纸,拿出来诵读,继续同样的蠢事。

 

不过要留意的是,对自己的价值观保留进展或空白的弹性,再配合自己的整体个性仔细斟酌,才会留下审慎后的好结果。这是塑造独一无二的自己,很重要的一步-那部份是自己真正的兴趣,何者只是一时的热情。持续不变的那个部份,才是将来能够为自己产生力量的库存知识来源。

 

整理心与脑的资料时,配合禅定,效果绝佳。

 

以上这段话,对照我个人生命的学习路程来看,真是准极了.19岁以前巴不得早点离家,但对家里的话句句深刻.20岁以后,终于甩到脑后,专心恋爱,一样事事深刻.24岁之后…对感情路开始产生疑问,过程中对老庄哲学的自读自学,看数字学、星象学、奥修前辈说、灵性彩油…开始学著对脑子的一堆问号,为自己找合适的答案。此时此刻再不是纯读书的囤积居奇,是直接情境体悟、直接生活行动。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点一点、从不同的方向注入我的内心深处的。举个例子来说-28岁那年,人还在台北,开始了苏菲旋转的路。某日,家长请师兄致电于我,说他梦见我即将过世,睁开眼后满脸是泪。要我赶快回去。当时的我,心里一阵感动,但同时感觉很大一块石头在胸口。我无法多说,只能语焉不详地说:「我现在没办法回去。等行的时候,再说。」当时师兄虽也很不认同我的反应,但我很感谢他因为听我说得坚绝,而没再劝我。(因为我如果被劝,心一定会乱成一团。会影响行动能力、无法走向真正的自己。)但就仅仅是这几句话,让我内在的反动力再次高涨,同年八月,我终于在一股很大的内在暴冲力下,勇敢地投递了一封决绝信给家长:从今以后,你我是朋友,再不是父女。愿我们之间,在未来会以朋友之爱来连结。家长也回信了:好,他日相见,朋友论交。他会等我。

 

我收到信后,泪一直掉,痛苦的挣扎消失,我要为我自己全力出征,我就不信自己不能够完整切断内在与家人相悖离的乱源。苏菲旋转的旅程里,真得让我的整体、完整联系上诗集。这是我在回去之前时,能够与前男友重新再谈过、重新再联系、甚至重拾感情,首次出现默契感的主要原因,这是精神上的支持,而植物芳香的治疗,则让我得以保持最大的清醒,让我能够完整依照初衷行动;也是我在回去之后,减轻了内在胆怯的原因。

 

 

这几年中,我有发现-在学习力趋弱后,下意识地为自己在各方面创造新的刺激,以重新反转所学,在反转中既拓展未知的面向,也同时捞起了过往的沉积,在这些旧点的陈积中,进行另一种层次的新思考与衍生新串连,然后新的知识排列会自然诞生,再因新排列而产生新的观照力与洞察力。筛选与淘汰会自然地同步发生。不需要沉思默考。

 

这让我在学习与落实上,能够时时为自己带来新鲜有趣的感觉。是故,我也常运用这样的方式在我带领的课上。冲刷自己、也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乐趣。

 

有意识地为自己这么做,真得会有新的凝聚发生,而且层次会往上攀。只是一定要让自己的整体充份地投入,不要不温不热的。那就没啥么效了。

 140.jpg  

就像脸书上的大家,此次为我所做的一样。虽然对我来说,这完全是意外的收获,但我平常在家练功,有必要时就会和家人如此相互刺激的。因此,各位不妨也敞开心胸,和家人约好,给自己或对方来那么几下,那会加速与深化学习的。这是让我们的心与脑,不落于惯性模式的人工作法。只是…如果生理上有状况的人,还是要记得留意自己的致命底线,并且温和地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否则学习路增添不成,可能会变意外伤害。

 

<<黑体字照录自书本,蓝字则是自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