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去看了一个文艺范的联合办公项目,“在顶楼、有小型电影院、有同名咖啡品牌”已经把自己划归为小众,而且在包装上,“不像办公的办公品牌+内部空间的各种二次元命名”,都混搭在一个“商场顶楼做办公区”。

  逻辑上,是合理的:

  1、 商场顶楼,按照传统商业眼光来评估,最不具备商业价值;

  2、 因为“最不具备商业价值”,所以接盘侠的成本可以控制到最低;

  3、 和商场混搭,所有的配套都可以共享,而且只需一个垂直距离。

  上一篇【爱屁也不是万能的】,其实谈了关于IP的使用误区,今天倒装连载,试图谈一谈IP本身的选择问题。

  开头讲到的那个联合办公项目其实只是索引,一切还得归于商业地产范畴之下。

  1

  千错万错,文化不错

  /

  从有房地产开始,文化就不断在各个阶段被引入其中。

  一方面,我们自诩“5000年文化泱泱大国”,好像不谈文化就是浪费资源;

  另一方面,倒叙近20年的地产营销历程,文化被运用的更多只是某一个剖面或者形式,比如案名、比如布局或景观的主题、又比如营销中强行和一些典故拉扯上关联,这都没错。

  用文化没错,还体现在营销的战略判断上:

  首 先

  从消费者心理看:

  因为看不懂,所以不敢说不好

  我们常常讲到培训市场的发展,在落后地区的经营效益数倍于发达地区,看起来是发达地区消费者见多识广,或者就是夜郎自大眼光梯级向上,但培训本身就是三个字:智商税。

  站在受众的立场上,有懂有不懂,但是具象物件的不懂可以学,至少可以承认不懂,这点在创新商品进入市场之后也无法形成消费者内心的纠缠,一切都是客观的。

  唯有文化,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又因为可能就一战成名或者一语成谶,关于文化的软实力,会因为细节表现而被无限放大,所以面对文化,无论大家或者流氓,还真是有所忌惮。

  造成的现象就有利于商业:看得懂的当然可以洋洋洒洒,看不懂的呢?

  他不敢承认自己不懂,于是商业机会出现了!

  无关装逼也无关对号入座。

  家里挂着字画的,有几个说得出子丑寅卯?!

  但不妨碍个人有追求雅兴的权利,只要购买力足矣,这是商业社会平等的剖面。

  其 次

  从市场定价来看:

  文化难以(材质)定价,存在溢价的不可预知期待

  具象的商品都有看不见的市场指导价,特别是电子商务时代,同款商品的比价已经是消费者购买前的规定动作,只要能上网只要人不傻。

  所以,商品竞争中,再出现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巨大溢价(差),只能是小概率事件,要么出现在小众商品要么根本就不上线。

  即使如今吹嘘的神乎其神的手工制作,其实也已经实现了“数量池导致价格竞争”现象,只要极端剪刀差存在或者设置,劣币驱逐良币也是现实。

  只有文化,因为看待它的群组划分可以多维度设置:

  看得懂的,看不懂的;

  喜欢的,不喜欢的;

  愿意投入的,跟风投入的。

  。。。

  因为客户的细分可以深究,所以客户的心态难以统一,甚至很难找出相对共性。

  除非那些已经人所共知的文化凝结,还有很多“喜欢它就值,不喜欢就不值”,所以在多数商品已经价格开始透明的趋势下,文化还存在着因人而异的溢价的侥幸。

  这是必须看到的商业机会点。

  2

  亲子和餐饮,也没几天蹦跶了

  /

  说到IP引入商业地产,尽管只是这两年的事,但因为基数庞大一哄而上,所以现在“没IP就是不懂商业(地产)”已经成为共识。

  切掉电子商务已经占领的一大片蛋糕,实体商业讲体验,一晃也超过5年了。

  这五年,体验式商业现状又如何呢?

  1/亲自来吃+亲自来玩,一哄而上秒变红海

  今天,你走入一家商场的理由,“买衣服或逛超市”已经说不出口,能堂而皇之去商场的理由,要么是网红餐厅去吃吃吃,或者拍拍拍;

  要么就是带着孩子,由非消费人群催生的亲子经济,包括室内游乐、早教、培训、主题餐厅,总之一站式不离其宗。

  看起来实体商业总算还保留了两块领土,但并非杞人忧天,一哄而上的亲子加餐饮,最终也将导致恶性竞争降低品质稀释客群夕阳西下。

  因为人口基数庞大,更因为完全没有版权保护,所以一个创新业态的保质期或者生命期,都呈现越来越短的趋势。

  亲子崇拜,估计也拜不了多久了。

  于是,商业地产和IP,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未来命运也是可以被预设的。

  回到标题,变成【文化可以延长IP的寿命么】

  或许可以。

  2/戴个科普的帽子,撬一下新零售时代的团购杠杆

  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几年实体商业的衰败,除了电子商务之外,还有一个躲在角落里的致命原因,即打击团体消费。

  剥离了公款消费,不仅打击的是不正之风,还有企业团购市场,包括团体采购、团队建设、学校春秋游、党建学习,真是“倒洗澡水,把盆里的孩子一起倒掉了”。

  但必须承认,良性的团购市场,还是实体商业能够放量的保障,于是,怎么在合规前提下尝试团购消费,又称为新零售背景下的内心呼唤。

  将文化、创业引入商业,最大的市场良性效应在于“提升到科普的高度,并将之商业化”,经过这样的迂回,文化传播的落地即科普,就成为刚性消费,成为一种必须不敢说,但成为一种可能已经——逻辑可行了。

  八仙过海,各显IP的时代,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游乐项目、知名品牌、亲子主题、艺术展览,但“文化的立意科普的方式符合团购消费”的衔接,少之又少或者说基本没有。

  我们看到了各款动漫IP、大英博物馆、恐龙人俱乐部,都具备“舶来品”的共性特征,但“我泱泱五千年大国风范”的文化素材不见,这也不符合文化自信的时代标签。

  实体商业追星没错,但防着可以通过如今高科技手段亲民化的文化素材满满而不顾,各大商圈交换季节地IP巡展,还是属于僧多粥少的传统竞争学。

  谁先开启出口转内销的文化揭幕,谁可能是下一轮IP的领跑者。

  不可否认,实体商业的难,怪时代但不能怪发展,因为我们粗放的太久;

  相反,置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便利于人类)不顾,而盲目迷信采购一个国际大IP拯救商业一个季度小半年,愿景和风险都是可以预见的。

  回归文创,提升商业的售卖模型,既升级了体验,也符合主旋律(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好的内容要和的大家分享,因具体来源不详无法和版权者一一取得联系,如有认为作品不宜网上提供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的,请及时联系通知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