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杨家鑫╱台北报导】

大陆对外援助似乎正寻求转型,改变过去金援为主的思维。对此,淡江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大中表示,大陆内部一直有声音认为,相较于将这么多资源对外投射,应该挹注在地方债、医疗、教育、军人退休等内部治理上。文化大学政治学系讲座教授陈一新则表示,大陆近来对「一带一路」倡议展开跨部门总检查,过分膨胀的空头支票都要收缩。他认为,大陆应该重新调整,开放西方国家参与投资,「否则大家会把大陆看成眼中钉,认为它独揽生意。」

即使是在经济贫困时代,大陆也不断援助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腾飞后,援外工作更加频繁。然而近来大陆出现援外政策转型的声音,认为应该改变过去以金援为主的思维,不能单纯以利益或金钱驱动。

对此,文化大学政治学系讲座教授陈一新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刚出来的时候,许多国家认为大陆是「半买半送」,连部分经费也是向大陆借贷,然而近来却出现巴基斯坦还不出贷款、马来西亚取消部分合作项目等事件。面对一带一路出现瓶颈,大陆近来也展开跨部门总检查,过分膨胀的空头支票都要收缩。

淡江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大中则表示,大陆长久以来就在援助第三世界国家,而且强调不同于美国,不设定回报标准,这么多年下来,当然会有所检讨。

李大中表示,内部压力也是大陆援外转型的原因之一,大陆目前迎来中美贸易战,内部压力遽增,一方面认为在国外大肆「撒钱」会引起更多目光关注,另一方面,也认为大陆国内有更多需要改革的地方,例如扶贫、地方债、医疗、教育、军人退休待遇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