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创业时代》刚刚大结局。

故事讲的是男主郭鑫年一路创业的艰难历程。剧中有个情节,就是他跟朋友说到,创业后因为工作压力,一个月暴瘦30斤,让家人误以为自己染上毒瘾。

他让我想到无数的创业者。比如我前几天遇见的老同学。

吃饭的时候顺其自然就聊到了工作。创业中的他,神色里满是焦虑。

当初,他找到商机有了创业的想法后,便果断辞职。紧接著,费尽口舌拉拢了一帮好友一起创业。在一个闹市中租下一层民宅作为办公室正式起步。

但是不到半年,合伙人纷纷起争执,不欢而散。

但他不愿就此放弃,将自己的所有积蓄拿出来,自己进行二次创业,却因为遇到不靠谱的合作客户,赔得精光。

「都有点想回去养老了。」话题最后,他开玩笑说道。

但我相信他不会就此放弃的,纵然再艰难。

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

如果他真要那么容易放弃,他当初根本就不会出发。

因为他家境优渥,只要愿意,回到那个小县城,接管他父亲的生意,足够他安稳过一生。

但是他偏不。

他拼了命学习,考上远方理想中的大学;废寝忘食地学习自己的专业;临毕业时,挤破头去寻找好单位实习;毕业后,从基础做起,打拚了数年,一路晋升;准备好时,开始创业……

太过艰难了,偶尔也想退却,也想放弃。

但是,口上嚷嚷著回家养老,酒过三巡,还是选择承受当下,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他对我说:

「不为什么,就是想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多少种可能。」

一眼可以望到头的人生虽然轻松,但比不上那种拼搏到筋疲力尽后的充实和满足,即便暂时不成功。

没有一份成功,是轻而易举的

话说回来,谁的生活又是容易的呢?

也正因为失败不过是人生的家常便饭,所以,最后的成功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前阵子遇到一个学姐,她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成长为职场精英,花了10年从一个小小的前台做到总经理。

这么多年,她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打好扎实的业务能力基础;用「个体户」心态去经营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她靠著积累到的行业经验,靠著好学和执著,才走到今天。

可是,十年前,她是个躲在厕所偷偷掉眼泪的小姑娘;七年前 ,她是被上司骂到狗血淋头的小职员;五年前,她是客户面前委曲求全的项目负责人;三年前,她是会半夜突然打电话对我哭诉说自己好疲惫的人……

没有一份成功是轻而易举的。

在命运所馈赠的礼物到来前,你总要熬过一段寂寞的时光。

只是,有的人走到10步、30步、60步、99步时就退缩了。

而你,咬著牙挺到了最后一步。

成功,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你站在终点回头望时,会惊讶自己竟咬牙坚持了这么久。

说到底,人生有时候拼的就是:谁熬得住!

《创业时代》的郭鑫年,熬住了创业初期的迷茫,撑过了对手的打击,也挺过了失败时的困顿,但他不管走得多难多慢,都没有放弃,最后才让魔晶成为神话。

你一定也听过卖油翁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卖油翁,在街头卖油,可以把油从钱孔里倒入罐子里却不沾边,拿手掂量就能知道多少斤两。路人围观后询问秘诀,老人回答说:

「无他,唯手熟尔。」

作家李尚龙就曾说过:

「越耐不住现在的寂寞和枯燥,越要沉住气去坚持。」

当我们能够沉下心来蓄力,不断积累自己的实力,总有一天,这些点滴积累的知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你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不要艳羡别人轻而易举的财路,不要看到别人一时的成功就眼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几十年方能磨一剑。

摩西奶奶80走T台,褚时健70几岁卖橙子,姜太公80岁出山成一代明臣……

走得快不值得羡慕,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决定你上限的,不是智力,而是毅力

那些从现实洗炼而来的人,如果你要问他们要锦囊,他们会告诉你: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在时光的长河里,低下头,沉下心,默默努力,静待花开。

不是每个人都天生神力,如有神助。大家有差不多的背景,差不多的家境,差不多的学历……

但只要肯努力,总有几个人可以跳出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走得快不值得羡慕,走得久才能走得远。

因为,对于人生,决定你上限的,不是智力,而是毅力。

我们始终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荣耀时刻,都是努力和坚持沉淀而质变的结果,不管是人,还是企业,只要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必将水到渠成、终成正果,因为决定你上限的,是你的毅力。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