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说一下四大中诞生最晚的一家银行,富国银行(Wells Fargo)。

1852年,富国的前身,美国快线(American Express)在纽约州的水牛城成立,主要为美国中西部到太平洋沿岸的交通提供运输和金融服务。

1872年,美国西北银行(Norwest Bank)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成立。

1905年,美国快线收购内华达银行,并将之与自己的金融部门合并成立富国银行(Wells Fargo),总部设立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

1989年,巴菲特开始收购和大量持股富国银行。

1998年,美国西北银行收购富国银行,合并成新的富国银行。

一般提到被收购,大家可能第一印象是企业经营不善,走投无路而被收购。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经营很好,股东愿意出售公司套现,尽管价格高,但是在买家眼里还是很值。美国西北银行收购富国银行就是属于这种情况。美国西北银行收购富国银行之后,反而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为富国银行,并且以原富国银行的总部和经营团队来经营新的富国银行。

和一直走在时代尖端的花旗银行相比,富国银行的历史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保守的不能再保守。

直至今天,富国银行仍然定位于零售银行,以网点多,遍布社区,营业柜员多而闻名,既不跑国外,也不玩创新,这样的银行又是如何壮大的呢?

强者自有强者的生存之道。

富国银行一心一意搞零售,任你互联网思维的大风刮到天上去,我就岿然不动,百年如一日的做好人性化服务。用户们去别的银行,可能都被ATM机和网银的冷冰冰服务取代了,但在富国银行这里,你能最方便的找到网点,有最多的柜员像上帝一样伺候著你。结果是什么呢?富国银行的服务牌打响了,用户粘性强,单个用户购买的金融产品最多,价值的挖掘做到了极致。

数百年的金融史上,创新和保守,历来是硬币的两面。当经济在成长,繁荣,泡沫的时期,创新型银行通常跑的更快,他们服务于新兴行业和市场,有著更高的毛利率,业绩飞速成长。

比如1990年代,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经济全球渗透,信息技术革命爆发,创新蓬勃,这个时代站在潮头的就是花旗银行。1990年,花旗银行的股价为18美元,2000年增长至400美元,涨幅高达2122%,高居榜首。相对应的,保守的富国银行,在那个十年里,股价涨幅仅仅为900%,比花旗要逊色的多。但龟兔赛跑,比的不仅是短时的冲刺,更考验的是金融业惊涛骇浪下的生存能力。每当经济泡沫被戳破一次,就有一批跑在前面的先锋者成为了先烈。美林银行、雷曼兄弟、巴林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2008年的次贷危机,若不是实在是大到不能倒,最后关头美国政府被逼著担保注资,花旗银行也早已一命呜呼。在这每一次的金融危机中,保守的银行往往是生存能力最强的银行,他们可以用近乎白送的价格收购一大批的银行资产,弯道超车。

富国银行,就是在这样的时点,一次次的完成了逆袭,趁机做大。这样看,富国的经营理念是不是和巴菲特三观一致?难怪两个老家伙如此投缘,彼此吹捧,一个成了「最伟大的投资者」,一个成了「世界上最好的银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