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瓶选购初步 (上)

 

日本茶圣千利休说过:茶道无非是烧水点茶。,茶圣使用类似中国宋朝时的点茶法,不同于我们现在流行的冲泡方式,但构成好茶的要素不变,一杯好茶需要水、火、茶三为其美,缺一不可。

 

一杯好茶更需要茶人的用心,当有人询问千利休关于冬夏点茶的秘诀时,千利休说道:夏日求其凉,冬日求其暖。茶要合于口,炭要利于燃,归结于一点,希望亭主能直入无一物的境界,自由洒脱的应付各种状况,切合《临济录》中的一句话,"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注1

 

 

P1240284.JPG  

 


不论使用何种方式饮茶,烧水乃是必经之路,烧水器具自然成为茶人对于茶叶与水之外的追求,这个器具要好操作,出水流畅,煮出来的水要甜,于是日本铁瓶就进入我们眼中,成为现今泡茶的常用器具之一。

 


P1240214.JPG


陆羽茶经,所使用的煮茶器具鍑(音辅,或作釜,或作鬴)就是铁器,每个时代,为了因应当时制茶方式,有著不同煮茶方法跟器物需求,不同时代有著各自流行的器具。宋朝以团茶为主,采用煮茶法,不同于现今以散茶为主的冲泡方式,宋朝之后并不推崇铁器,没想到由于华人对于老茶的追求,让铁器经历漫漫的千年后,再度成为茶人桌上常用的烧水煮茶之物。

 

日本铁瓶的诞生,据说是江户中期,御釜师小泉家三代仁左卫门清尊开始制作,以原有的釜为基础上,加上壶嘴跟提把,方便注水,成为铁瓶的雏型;又有说法是从手取釜、铁药鑵、药鑵釜演变来。无论如何,确定在十九世纪初期,铁瓶就被广泛的使用在煎茶道上,随著煎茶道的流行,进而成为日本民生必须品,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只铁瓶。注2

 

P1240441.JPG  
图 十分精美的铫



  以下将以个人对于铁瓶浅薄的经验及知识为基础,简单介绍如何选购一只好铁瓶,希求抛砖引玉,如有错误请不吝指正。

 

1       "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常简化为 <无事>二字挂在茶席上。前文关于千利休的字句,皆引用自《日本茶道                       文化概论》,藤军 著,千宗室审定 ,1992

2      关于铁瓶的诞生及演变过程在《铁壶通鉴铁。铁壶家族的演变有详细的论证,《铁壶通鉴》,18页,2012年五行图书出版。

 


一、铁要好,水要甜

 

铁瓶不外乎是烧水之用,做为一个功能性器具,就必须能展现出自身功能的特色-煮水要甜;无论如何请记住买铁瓶的目标,烧出一壶适合泡茶的好水,对于铁瓶的首要追求,不是壶身上的华美纹饰,更不是出自名家的印款,做为一个实用器具,铁瓶最大要求是烧出一壶好水。

 

  P1240376.JPG

 

 

虽然每个铁瓶都是由铁构成,但不同产地的铁砂,所含成分皆不尽相同,每家工坊精炼铁砂方式也不太相同,最后每个藏家将铁瓶购入后,使用跟维护方式也不同,导致每个铁瓶煮出的水,味道皆不同;即使是同个工坊,同个釜师,使用相同工法制作做出来的两只老铁瓶,所烧出来的水,对于味觉敏锐的人,仍然可能有著不同味道,而这也是使用铁瓶的乐趣所在。

 

一个合格堪用的铁瓶,内里自然是纯生铁制成,不会包覆著一层漆或者砝郎,这些可能影响到口感,甚至导致烧出来的水,不能喝的异物;所用的铁,自然也不能含有重金属材质。喝茶是为了养生健康,而不是为了喝下毒物。

 

 

二、观其形,择己所爱

 

欣赏或者购买一件作品,不外乎了解该作品系统的脉络,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审美观,之后观其形,择己所爱。建立良好眼力,自然是多看高级的标准器物,脑海中建立了越多高级器物的型态,知道什么是好,知道好后,再从中找出自己喜爱的。


铁瓶不易坏,购买后,它会陪伴自己很长的一段时间,多逛几家店,多看几眼高档货,建立自己的眼力,自不吃亏,如果有机会跟现代釜师进行交流互动,更是有帮助。

 

 

P1240407.JPG  

 

南部铁瓶不论那一家工坊都会做的霰形为例,霰读音同现,霰为低温时降下的一种白色不透明近似球形或圆锥形,较雪更为密实的雪珠。当釜师敲下第一个霰后,还须上千次的重复作业才能完成,一个满工的霰形铁壶,可能需要几千个圆珠才能完成。霰型铁瓶的制作,多么地像是修行,虽说是必须重复作敲下圆珠,但由于圆珠落在瓶身不同位置,就必须有不同的处理,又有多如繁星的珠子需要落下,就可以知道制作一个霰型铁瓶,需要多少技巧跟经验。

 

 

test.jpg

 两只印款皆为喜洲的铁瓶

 

 

不同釜师对于霰的布局也不尽相同,同一釜师的霰型会有相同特色,但就如同小王子里的名句:[ 人只有用自己的心才能看清事物,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如果有机会能找到两把相同釜师打出的霰形铁瓶,请用双手去抚摸他们,透过双手会知道他们是多么的相同却又不同。

 

 

 日本茶道美学以[侘寂]为中心,追求简素,这样的美学思想,也反映在南部铁瓶的制作上,南部铁瓶做为生活实用器具,常追求壶身线条及肌理之美,瓶身上的纹饰常跟生活有关,铁制盖摘常用花果装饰。



P1240369.JPG           图    肌理之美 

 

 

京铁瓶多为高工艺的艺术作品,几个以脱蜡法闻名的堂号,除了展现出充满侘寂之美的肌理外,更能透过拖蜡法的精密性,创造出许多使人惊艳不已的浮雕,甚者搭配诗文,形成充满文人风味的诗文壶;或施以金、银错,刻上金色山水,尽显贵气。壶底多有响片,煮水时能听到响片带来的松风声。


P1240437.JPG  

图 壶底的响片

 

 

了解铁瓶的文化脉络,多看标准器物,建立属于自己的审美观,观其形,择己所爱,为选购铁瓶不二法门。

 

 

三、工法显技艺

 

 

铁瓶铸造工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传统的脱腊法跟砂铸法与非传统方法,非传统方法多为大量制造商品,不值得购买,学会分辨各种生产工法的特色,为选购铁瓶基础。

传统方法制造的铁瓶,皆为釜师心血结晶,完全手工制造,尤其脱蜡法的模具,仅能使用一次,每次生产都须重新制造,导致每只铁瓶,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产品。

脱蜡法瓶身线条优美,浮雕可以做到非常繁琐美丽,没有壶底的浇铸孔、腰身上没有合模线。

 

P1230992.JPG  
脱蜡法作工精美的篓空螃蟹

 



砂铸法的特色,由于开模的关系,在瓶身最宽处有一条接合线,壶底有一个做为浇铸孔的脐,同时可能有一些透气孔跟垫片。

 

 

P1240399.JPG

   砂铸法壶底的浇铸孔跟垫片

 

P1240443.JPG  

图 一字型的浇铸孔


 

P1240401.JPG   

图      砂铸法在瓶身最宽处有一条接合用的羽线

 

 

低阶的非传统工法壶,瓶身线条僵硬,没有人味,观其壶底常有明显的合模线,较为高阶的非传统技法造铁瓶,会透过总总技法掩饰掉模线,但仍不能摆脱线条僵硬的缺失。


铁瓶的选购,必然是挑只传统工法纯手工制作的铁瓶。传统制法的铁瓶,透过匠人的双手制作,流露出各个堂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轨迹,更将日本长达数百年的制瓶技艺跟传统烧制在铁瓶中,展现在您眼前的手工铁瓶,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品。传统工法制作出来的手工铁瓶是购买铁瓶的不二选择;学会如何分辨各种工法的特征,进而选购一只好铁瓶,自然是铁瓶选购的入门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