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浩大是真正受用。」

胸懷浩大就是心量大,拿得起放得下,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

心量大小決定了人生苦樂。心量越大,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裝不下大格局。

心量是一個可開合的容器,當我們只顧自己的私慾,它就會愈縮愈小;當我們能為別人考慮,它又會漸漸舒展開來。

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樣,可大如宇宙,也可細如微塵。

有心量,才有器量。心量決定器量,境界決定高下。

心是一條河,它的狀態取決於它的深度,靜水流深,淺水喧嘩。

心量太小,小石頭也能激起浪花;心量大了,才能容得下暗藏的礁石。

生活中,干擾我們心情的,沒多少是大事兒,如同江河中的浪花,很多都不是龐然大物激起的。

活著就是一種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得一顆平常心,無時不是快樂;修得一顆滿足心,無處不是幸福。

有肚量,才有份量

曾國藩說:「君子與小人斗,小人必勝。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懼禍而誤入小人之黨,亦不可恃為君子而有與小人角勝之心。」

君子為什麼鬥不過小人?因為小人沒有做人的「底線」,處事不擇手段。

所以君子對小人防範之外,要有容忍之心,要有肚量,不要認為自己站在正義的立場上就必須對小人趕盡殺絕,以防把他們逼急了,製造事端。

唐代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宦官魚朝恩經常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給他製造了很大的麻煩。魚朝恩甚至慫恿皇帝挖了郭子儀的祖墳。

叛亂平定後,郭子儀回到京師,皇帝感到心裡有愧,就讓郭子儀任意處置魚朝恩。

郭子儀卻說道:「我常年領兵在外作戰,挖戰壕,修工事,不知挖了多少百姓的祖墳,現今我的祖墳被挖,是上天對我的報應,不能怪任何人!」

魚朝恩被感動得淚流滿面,後來邀請郭子儀到他府上喝酒。當時朝中有個副相擔心魚、郭結好,對自己不利,就對郭子儀說魚朝恩要加害他,勸他不要去。

郭子儀的手下將領也勸他不要去,非去不可的話就帶上三千士兵。

郭子儀卻只帶著一個小童、一個老兵欣然赴宴。魚朝恩感動地說,老郭你真是肚量如海啊!

此後,魚朝恩不再為難郭子儀。郭子儀死後,魚朝恩大權在握,陷害了很多大臣,但是對郭子儀的後人都不加害,反而保護了他們。

對小人要有肚量,對有不足之處的朋友、同事,那就要更有肚量。

歷史上,左宗棠本來是經過曾國藩舉薦而做官的,但是生性傲慢的左宗棠一直瞧不起曾國藩,經常中傷他。

面對左宗棠的不斷挑畔、攻擊,曾國藩一直保持沉默,還要求自己的兒子、親朋好友及屬下盡量與左宗棠相處好,不要將矛盾擴大。

左宗棠西征平叛,他猜想,作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不會為自己提供軍餉。然而曾國藩不僅提供軍餉及時足額,還將自己的得力部將劉松山交給左宗棠協助西征。

曾國藩的所作所為終於感動了左宗棠,二人和好。曾國藩去世後,左宗棠大力稱讚他的功勛,並出資幫助料理他的後事。

從功勛上說,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功勞,是可以和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的功勞相提並論的,但是講肚量,就比曾國藩差很多。

後世「晚清中興名臣」排名,曾、左並列,曾國藩還是要排在左宗棠前面的,所以說,有肚量,才有份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