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的史料、資料、論文等參考文獻中,一部分涉及了兵力、時間、道路與地形等等,這些內容與行軍相關,以下略作簡介:

明方史料

明方史料其一是《明實錄》的《神宗實錄》,為明朝官方記錄。目前有兩個機構提供全文,分別是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anchi.ihp.sinica.edu.tw),以及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sillok.history.go.kr/mc)。

其二是程開祜於萬曆四十八年編纂的《籌遼碩畫》,收錄明朝邸報相關奏疏,內容豐富,可以和實錄互相對照。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提供書影(ctext.org/library.pl?),此版本來自《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叢書》。

清方史料

清方史料其一是《滿文老檔》,最原始的版本目前尚沒有完整漢文譯本,但早年由廣祿與李學智翻譯的《清太祖朝老滿文原檔》已包含薩爾滸之戰的範圍[1]。由於《清太祖朝老滿文原檔》較不通行,因而本文引述以吳元豐主編的《內閣藏本滿文老檔》為主[2],並以前者補充。

其二是較為突顯皇太極戰功的《清實錄》,包含《滿洲實錄》和《太祖實錄》,目前有多種版本,前面提過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都提供全文;而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也提供康熙年間的《三朝實錄》書影(kanji.zinbun.kyoto-u.ac.jp)。本文引述以祁美琴與強光美編譯的《滿文〈滿州實錄〉譯編》[3]、《三朝實錄》為主。

朝鮮史料

朝鮮史料其一是《朝鮮王朝實錄》的《光海君日記》,為朝鮮官方記錄。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sillok.history.go.kr/ma)均提供全文。

其二是李民寏的《柵中日錄》,記載朝鮮部隊與劉綎的行程和戰況,可以和實錄互相對照,韓國古典翻譯院提供全文(db.itkc.or.kr/dir/item?)。

專書論文

對於時間、地形等行軍相關內容著墨較深的專書,是陸戰史研究普及會編的《明と清の決戰》[4],主筆者為阿南惟敬;他的《清初軍事史論考》也收錄相關論文[5],包含〈サルフ戰前後の滿洲八旗の兵力について〉等等。

黃仁宇〈1619年的遼東戰役〉也注重兵力部署與後勤、地形的關係[6],他舉出數項值得探索的問題,例如陳王庭批評杜松報告是否可信等等。附有注釋的論文最初刊載於《明史研究論叢》第5輯,而之後刊載在《大歷史不會萎縮》的為一般文章,兩種版本的內容略有不同。

地理里程

顧祖禹於清初的《讀史方輿紀要》第38卷〈山東八〉記述遼東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稿本[7],內容引述了明代《輿程記》,記載明軍各路線的行經地點與道路里程。雖然古代路程未必精確,但仍極有參考價值;王崇武〈論萬曆征東島山之戰及明清薩爾滸之戰〉即引述《輿程記》對照各方史料以釐清矛盾。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提供全文(ctext.org/wiki.pl?);由於稿本書頁破損,使得有些文字脫漏,例如全文版本撫順路的「六十里至拖東寨」按書影實際為「又十里至拖東寨」。

明末陸人龍的小說《遼海丹忠錄》在第十七回也敘述了和《讀史方輿紀要》相似但稍有不同的地點與里程,可以互相對照。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提供書影(digital.archives.go.jp/),維基文庫提供全文(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遼海丹忠錄/17)。

清代乾隆《欽定盛京通志》第33卷〈各路程站〉收錄奉天到興京的驛站與里程,哈佛圖書館提供書影(https://iiif.lib.harvard.edu/manifests/view/drs:47717917$1307i)。

清末由孫長清、劉熙春於1906年編纂的《興京鄉土志》收錄興京地點、里程與地圖。而李廷玉、傅疆於1907年前往長白山調查,之後撰寫《奉天邊務輯要》,書末附有〈行程紀略〉表列沿途地點與里程。均可以和地圖互相對照。1925的《興京縣誌》亦收錄興京地點、里程。

日本關東軍於1932年曾測試南雜木到新賓之間的卡車運輸,途經上夾河、馬爾墩、木奇、永陵街(赫圖阿拉)等地,記錄了附有地圖的報告《關東軍野戰自動車隊行動詳報 卷1 昭7.10.11~7.11.2》(JACAR Ref.C14030408300),包含里程、路況、涉渡的河流等等,可從亞洲歷史資料中心(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取得。

地名研究

當時的許多地名,現今已不知位在何處。早年今西春秋的〈Ju?en國域考〉逐一探討可能地點,繪有示意圖。

而當地學者也進行了許多實地探查,例如傅波主編的《撫順地區清前遺迹考察紀實》收錄〈雅爾哈、代珉、扎喀三關〉、〈撫順關與撫順馬市〉、傅波與王平魯〈薩爾滸戰役北路戰場考察紀實〉、傅波與張德玉〈薩爾滸戰役東路戰場考察紀實〉、曹德全〈界藩山即鐵背山考〉等等,附有地圖。而考察劉綎與朝鮮的行經路線,還有王叢安〈桓仁縣境最大的古戰場--細說薩爾滸大戰的東線之戰〉、曹文奇〈薩爾滸之戰東路軍古戰場考察〉、張其卓〈關於薩爾滸之戰明東路軍在寬甸境內行軍路線之考證〉等論文。有些地點目前尚無定論[8]。

地圖

地圖標示了聚落地點與地形起伏,以及山川、道路的走向,可以輔助理解戰役過程。

《籌遼碩畫》首卷附有〈遼東圖〉;明末陳組綬《皇明職方地圖》收錄〈全遼邊圖〉,法國國家圖書館提供書影(gallica.bnf.fr/ark:/121)。乾隆年間增補繪製了《盛京吉林黑龍江等處標註戰跡輿圖》,概略標註山川地點。

各地方志也附錄地圖,例如乾隆《欽定盛京通志》首卷的〈興京圖〉(nrs.harvard.edu/urn-3:F),以及《興京鄉土志》、《興京縣誌》、《桓仁縣誌》、《寬甸縣誌略》、《撫順縣誌略》等等。另外,上海商務印書館於1913年發行《奉天省全圖》。

二十世紀上半葉測繪了具有等高線的軍事地圖,對於研究城池、道路頗具參考價值,特別是薩爾滸周邊現今已沒入水中。撫順、營盤(薩爾滸)、木奇、永陵街等地有五萬分之一和十萬分之一比例尺的地圖,清河、寬甸等地有十萬分之一比例尺的地圖。

五萬分之一地圖名稱

 三岔子   ?上豐馬州、上年馬州?    ?     ?

 ------+---------+----+-----+---

 撫順、撫順縣?營盤       ?南雜木 ?蒼石   ?

 ------+---------+----+-----+---

       ?東社       ?湯圖伙洛?木??(木奇)?永陵街

 ------+---------+----+-----+---

       ?馬郡?      ?西廂小堡?     ?

 ------+---------+----+-----+---

       ?清河城      ?富家樓子?     ?

十萬分之一地圖名稱

 通江口   ?開原 ?    ?

 ------+---+----+----

 鐵嶺、鐵嶺縣?大甸子?    ?

 ------+---+----+----

 撫順    ?營盤 ?永陵街 ?新兵堡

 ------+---+----+----

       ?清河城?平頂山 ?旺清邊門

 ------+---+----+----

       ?   ?草帽頂山?桓仁

 ------+---+----+----

       ?   ?寬甸  ?太平哨

 ------+---+----+----

       ?   ?    ?昌城

目前也有多家機構提供數值高程模型(DEM)下載,可以匯入GIS工具產生等高線與立體地形,USGS EarthExplorer提供ASTER GDEM v2、SRTM GL1等等(earthexplorer.usgs.gov/)。Axis Maps採用SRTM提供線上等高線地圖(contours.axismaps.com/),本文的地形圖均來自此機構。

參考資料

[1] 廣祿、李學智譯註,《清太祖朝老滿文原檔》第一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研究所,1970),頁109-118。《清太祖朝老滿文原檔》第二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研究所,1971),頁88-137。

[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編譯;吳元豐主編,《內閣藏本滿文老檔太祖朝漢文譯文》(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頁25-34。

[3] 祁美琴、強光美編譯,《滿文〈滿州實錄〉譯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頁199-235。

[4] 陸戰史研究普及會編,《明と清の決戰》二版,東京:陸戰史研究普及會,1972。

[5] 阿南惟敬著,《清初軍事史論考》,東京:甲陽書房,1980。

[6] 黃仁宇,〈1619年的遼東戰役〉,《明史研究論叢》,5(江蘇,1991),頁174-196。

[7] 顧祖禹撰,《讀史方輿紀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亦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第602冊。

[8] 例如清河路的鴉鶻關,曹德全〈明代鴉鶻關及其附近邊牆的變遷〉、梁志龍與靳軍〈明代鴉鶻關考〉與陳山與劉明〈明鴉鶻關考〉等論文,分別提出不同見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