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假設,第一種是帶戚家軍去打;第二種是帶原本歷史位面上的人。


第一種沒什麼好談的,戚繼光的練兵對士兵素質要求高,是通過厚餉待遇維持的軍隊,他死後浙兵待遇下降,若是按當時戚繼光在張居正待遇下支持的募兵待遇,客軍作戰依朝鮮役例略低,一兵月餉2~3兩計算,年費用是24~36兩。明廷歷史上維持薩爾滸一線及遼鎮薊鎮北京警戒和整備軍隊的情況下,在前線維持了差不多九萬人,是用的1.5兩的月餉,換戚家軍的話,大約就是4.5~6.75萬人W人,折中一下,大約當年可維持5~5.5W人。

看起來捏一塊好像可以打,但是歷史上明軍面對的問題是要確保葉赫存在,隔斷女直和蒙古的聯動,需要在開、鐵放重兵,瀋陽、撫順預備破口進入腹地,一樣需要重兵,清河、遼陽同瀋陽撫順,也需要這麼一支部隊,寬甸一線要聯絡朝鮮同時避免女直沿江直下越海南渡山東。雖然這點可能性不大,但是登萊都戰備了你不放人說不過去,也容易被抄了後路遼鎮腹心。

也就是歷史上楊鎬堵口完畢,防線完整後的四路並進計劃,所以在實際的軍事部署上,楊鎬一點問題都沒有,換戚繼光來也一樣,四條出兵通道,隨便上三路無論那個出問題,都準備好薊鎮和山海關和北京備戰。如果他就這麼個5W來號人,開、鐵放個一萬,遼陽、瀋陽個一萬五或者兩萬,寬甸五千到一萬。全力防守大概能撐的時間能久一點,但是你還差個2~3W的機動部隊出來在內線支援,那麼抱歉,這已經用掉全國全年軍費了,再加的話,你需要張居正提前復活十年,十年前開始大規模攢錢,因為當時的實際妥善計劃是遼鎮+薊州一共整備正兵三十萬人,而且京營那十二萬人最好能重建一下恢復基本戰力。合計是弄四十二萬正兵,哪怕虧空一點,最好也能搞出十之六七出來,讓遼東+河北有三十萬可戰之兵。

歷史上看著就八萬來號人,實際上備戰的遠不止八萬來人,單純一線負責防守的還有好幾萬,合計面對建州的戰守合計是十二三萬,你覺得戚繼光的兵是開高達一打十,其實我覺得談不上,人數一多質量優勢扛不住的,杜松打的也很頑強,帶著幾千人扛著七萬多後金打到雞鳴,還有被他拉下的車營在大敗之餘主將陣亡,還在次日早上繼續在原駐營地抵抗六個旗。杜松軍是分成三四坨也才實際損失了1.2W,平均下來每一坨也就三四千人。你認為戚繼光的兵比杜松的兵強,渾河之戰其實也看不出來強了多少。杜松本部對著十倍+的後金軍同樣扛到很晚,他的殘部甚至幾乎突圍成功了。

至於第二種就帶歷史上的你把杜松換下來或者保證能讓杜松按原計劃按時出兵就完事了。


分進合擊是兵法常識。本身沒問題。

明軍的核心問題,是後期部隊缺額嚴重,實際戰鬥力與紙面戰鬥力差距太大。

次要問題是部署方向錯誤,相互銜接較差。

這兩個問題,只要解決一個,就不會全面潰敗。

行伍出身的將領,只要明白缺額問題,減少一路,增強各路實際戰鬥力。後金即便能勝,也是慘勝。後期終究會被拖垮。

而如果還能解決各部銜接問題,支援及時,是能夠取勝的。如果各部銜接緊密,即便編額不變,也是有可能逐漸撤出戰場的。不至於潰敗。

這並不需要戚繼光。隨便找一個知兵敢戰的歷史上的將領,都能解決問題。畢竟這時候士兵個體的士氣與戰鬥力,依然還處於比較高的狀態。

就是讓以後祖大壽吳三桂這種程度的將領指揮,單論軍事能力,也有可能打贏。


問這種問題,不考慮一下寧遠伯的感受嗎?

在遼東的地界,又是自己挖的坑,寧遠伯會好意思麻煩戚南塘?


對於此類話題,我認為,名將雖然會對戰爭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決定戰局的最終因素,首先是統治集團內部的核心領導層的意志、態度與認知能力;其次是國力的對比和民眾的支持。

戚繼光,是公認的大明一代名將。他南御倭寇,北拒韃靼,均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南倭北虜」,即東南沿海一帶倭寇的侵擾和北部邊境韃靼騎兵的襲擾,是長期困擾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兩大問題。在與俞大猷、譚綸等人消滅南部倭寇之後,戚繼光被調往北邊防禦韃靼。

明朝為加強北方防務,將長城沿線劃分為九個防禦區,分別駐有重兵,稱之為九邊重鎮,每鎮均設有總兵官管轄。薊鎮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拱衛京師,是九鎮中最重要的一鎮,戚繼光為薊鎮總兵官。

薊鎮長城最早修建於明朝初期。洪武十四年徐達發燕石等衛屯兵萬五千一百人修永寧、界嶺等三十二關。雖然到弘治、嘉靖年間長城也都有所修築,但過於簡單。真正大規模的修築則從隆慶至萬曆初由戚繼光完成的。

戚繼光在修建長城過程中,依據「因地制宜,用險制塞」的建築思想,山勢低矮處,加高城牆;山勢高峻處,修建敵樓,個別地方加修了障牆、支牆、擋馬牆,全部為磚石結構或磚石木結構,使這段長城設施完備、構築牢固、布局嚴謹、可攻可守。經專家鑒定,金山嶺長城是我國萬里長城的精華之所在。障牆、文字磚、擋馬牆,被譽為金山嶺長城的「三絕」。

戚繼光曾撰寫了兩部重要兵書,即《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這兩部書是他練兵打仗的經驗總結,也是他訓練軍隊的教本,在軍事學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錄《四庫全書》,占軍事著作的十分之一。

戚繼光初到山東備戰倭寇時,發現明軍將驕兵惰、紀律鬆弛、兵不習戰,跟熟練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戰鬥力實在太弱。於是戚繼光到金華、義烏等地招募了3000農民,並親自訓練他們,這便是早期的」戚家軍「。

但是正如清朝名臣張廷玉所說: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與大猷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大猷老將務持重,繼光則飈發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繼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當張居正、譚綸任國事則成,厥後張鼎思、張希皋等居言路則廢。任將之道,亦可知矣。

張廷玉的這段評論也在告訴我們,名將雖然重要,但是名將能否發揮出他的能力,取決於上層領導是否真正放權和支持。如果名將得不到領導集團的信任與放權,那麼名將也將一無是處。

由此可見,如果末期的大明朝廷沒有大的改觀,即便是讓戚繼光來指揮薩爾滸會戰,明軍仍然會以失敗告終,唯一能改變的,只是失敗的程度不同罷了。


中原之物力絕對比興安嶺的強,但是中原貧富差距太大。當你996加班不停努力,家裡還是是不停餓死人的時候,你也會覺得是時候辭職換個公司試試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