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們晚上好吖

假期就要結束

大家都要收心 好好學習啦

敲黑板!現在開始上課啦!

1、考情分析

近五年,新課標全國卷對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查側重於中國史的內容,世界史的內容沒有涉及,知識點均為課本外的內容。2014—2015年側重於考查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但近兩年對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改革的考查比重有所增加,且所選改革緊扣當今的時政熱點,體現了對學生多種歷史學科素養的考查。設問方式主要側重於改革的背景、內容、特點及意義、影響等方面。具體如下表所示:

2.真題回放

(2018年新課標全國卷Ⅰ)

材料 漢武帝的諸多統一政策中,包含年號的制定。此前的紀年方法是,將新君即位後的第二年作為元年,以在位年序紀年。皇帝在位時沒有特定的名號,如漢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稱為「二年」,與其他皇帝的「二年」難以區分。此外,諸王國各以諸侯王之年紀事,更易產生混亂。漢武帝首次「封禪」泰山時,創製了「元封」年號,將當年稱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號通用於全國所有地方,後世根據年號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後,直到清朝末年,年號制都被沿用,且影響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據(日)宮崎市定《中國史》等

(1)根據材料,說明漢武帝改革前後紀年方法的區別。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漢武帝年號制改革的歷史意義。

【答案】

(1)前紀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紀年,皇帝、諸侯王各自紀年;年號制以年號紀年,年號全國各地通用。

(2)方便紀年;有利於君主集權和維護國家統一;長期使用,影響深遠;傳播到其他國家,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

【解析】

第(1)問,「區別」,依據材料信息「此前的紀年方法是……以在位年序紀年……此外,諸王國各以諸侯王之年紀事,更易產生混亂……朝廷所定的年號通用於全國所有地方」得出:前紀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紀年,皇帝、諸侯王各自紀年;年號制以年號紀年,年號全國各地通用。

第(2)問,「歷史意義」,依據材料信息「此前的紀年方法……與其他皇帝的『二年』難以區分……更易產生混亂……朝廷所定的年號通用於全國所有地方,後世根據年號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後,直到清朝末年,年號制都被沿用,且影響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並結合所學知識從方便紀年、有利於維護君主集權和國家統一、影響深遠等角度分析。

【名師點睛】

本題以漢武帝紀年方法的改革為切入點,考查考生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全國卷「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仍然不直接考查教材內已有知識點,因而對於此類新材料試題,要特別注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另外,要注意把握改革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之一。通過對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我們認識到改革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偉大實踐,也是思想解放和社會習俗變革的運動。

好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記得用本子做好筆記

我們下期見!

文案:學科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備戰2019年高考之歷史選修提分攻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