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妈后,感到挑战除了育婴外,没想到十几年后,又发生一件挑战极限的事件. 小女儿(后简称小女)上国小高年级后,原快快乐乐的没过敏上医院吃药,日子也算平安,殊不知某日告诉我~脚底走路痛,好像有"东西"跑进去,害为妈担心看了半天,但家中从没发生过,初以为是鸡眼,但隔日还是看了皮肤科医生,经确认是~是"疣"(约0.5com,大小约1cm),需要冷冻治疗,于是拿了棉花棒往小女的脚用力压了数下..
初期疣  
只见小女忍著痛,眼泪没掉下来,3分钟已完成疗程, 接下来医生开了"紫菌素"外用药及告之~二周后再来。

这二周小女还是痛,脚肿走路不舒服,第四天脚底患部皮边缘开始脱落,露出白色中间还有黑点,略带黄色,看起来不太舒服像是感染的颜色...
冷冻治疗中  
忍不了二周,六天又带去看医生,医生说:持续治疗,健保一周才有给付,因要到外地无法按期回诊,医生才特别允许作一次, 后来情况~就是反反复复,脱皮~冷冻~脱皮~冷冻,而小女的疼痛从忍受到掉眼泪,期间疣还变多长大,医生回应~下次皮掉了就要回诊,免得没处理又长了,心想难道没其他方式了吗?

二个月了情况依旧,期间也查网路及爬文,医生开的外用药是防感染,不是治疗"疣",问了医生说:没其他药方,心想~肯定有其他治疗方式吧? 因买不到史帝富药厂治疣液,只好用"克疣液"试试。

开始时,还担心会弄到正常皮肤,于是非常小心使用,药水只沾在中心黑点处,药水有黏性,还算好操作,很快就大功告成,小女没说痛,持续著每天使用(假日二~三次),每周还是看医生冷冻治疗, 期间也想过"电烧"及"雷射",但都作罢,还有吃薏仁,喝山药鸡汤,增强抵抗力。

第三个月,疣看起来没扩大,还是黄色外加白色很厚一大片,皮是要掉不掉的,心一横就拿起小剪刀,将白色厚皮稍作修剪再擦药,查了网路还有"冻疣宁"(可自行冷冻治疗的器材,不过香港才有卖,考量后暂作罢)。

至于"去疣灵"得好好说一下,网路查到后花了些时间研究,发现这种以天然精油方式治疗,真有别于"破坏性"的治疗,抱著估且一试心态,以为从美国寄来还需段时间,期间还可用上面的治疗先顶著,没想到10/26下单(花了908台币,运费379,共1287),线上刷卡(研究很久才知道如何刷),对方用USPS,11/6就收到货了(比预料中快); 收到后还因不知如何使用,发文问了该公司,没想到对方一日内就回文, 还很认真告诉我如何使用,让我感到温暖及燃起一丝希望。

擦精油的第一天,由于疣上层是黄色及周围有皮脱落,小心的剪了脱落的皮,用最小的棉花棒(先沾点水后,再45度倒出精油)抹在患处,

N次

由于抹后会和治疣液显示方式不同,一度还以为没有抹到,用力压了压,结果小女就抗议会痛了,第二次就先试著抹在边缘,发现亮亮的,才放心的抹在患处,而又怕会传染,擦完药还会贴上OK蹦, 要丢的还放入小袋子绑好再丢掉。

首先黄色部份开始消失,第三天开始疣的黑点处也渐渐变浅(露出来),到第六天就看到黄色部份变更少了,黑点范围变小了(下图),感觉好欣慰~不知是精油发挥疗效,还是本来就在康复中...
第六天  
让为妈稍松口气,这三个多月以来,压力好大,疣(冷冻治疗+治疣液)似乎没法肯定何时好,只好一而再再而三的看医生,不但考验耐心,而且也因不能替小女承受而心疼万分,还很认真评估是否要电烧、雷射、买干扰素、青草药等等, 虽还不是很肯定是否已好转,但不敢大意,周六还是会持续回诊。

本次爬文发现国外有这多不同的治疗方式,天下父母心,痛在儿身,疼在娘心; 分享这次经验,是希望有相同遭遇及身受其痛的您,能多了解及知悉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 祝福大家,小女和我还是会持续努力作战,待成功后,会再分享。


经了解,虽表面看不到疣,但还需持续追踪二、三个月才能确认状况,由于还是有发生的可能,后续还是会增强小女的抵抗力,用以防范未然,当然, "疣"~请你痛快消失吧, 已经作好和你长期抗战的准备了, 别想赢...我跟你拼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