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這個人,在歷史上是褒貶不一的。有人說他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復辟帝制,是一個十足的竊國大盜。又有人說,袁世凱其實是有功的,他至少讓清末的政權交替和平進行了。

  有人以袁世凱的功勞,爲其翻案。認爲對袁世凱的“竊國大盜”的帽子,有失公允。事實上,專家說,說袁世凱是竊國大盜一點也不冤枉。翻案實在是一種不可理喻的行爲。

  爲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很簡單,且不說袁世凱擁兵自重迫使孫中山先生放棄大總統的職位。最重要的是,袁世凱之所以會被稱爲竊國大盜。不僅僅是因爲他迫使孫先生放棄大總統一職,自己當上了大總統。

  還在於,袁世凱直接阻斷了中國的憲政進程。要知道,中國原本可以避免北洋政府那種軍閥混戰的政治局面,像美國立國那樣進行民主憲政的。

  當袁世凱當上總統後,北洋政府就要開始着手舉行內閣的選舉了。當時,由於國民黨獲得的席位最多。所以,袁世凱很擔心國民黨贏得選舉,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便下黑手暗殺了宋教仁。

  其實,如果當時袁世凱能夠合理利用自己的聲望、政治資本來與國民黨一同開展憲政的競選,袁世凱也不至於會被國民黨給擠下來。只可惜,火車站的一聲槍響,終結了中國的民主憲政進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