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表示五族共和完全是欺人之語


今日我們講民族主義,不能籠統講五族,應該講漢族底民族主義。…………故將來無論何種民族參加於我中國,務令同化於我漢族。——孫中山全集


時局所限,無奈之語罷了。

孫中山早就否決所謂五族共和的理念了,關於這個,請看以下講話:

1920年11月4日,他在《在上海中國國民黨本部會議的演說》中又指出:「現在說五族共和,實在這五族的名詞很不切當。」

1921年3月6日,孫中山發表《在中國國民黨本部特設駐粵辦事處的演說》 是這樣說的:「自光復之後,就有世襲底官僚,頑固的舊黨,復辟的宗社黨,湊合一起,叫做 『五族共和 』。豈知根本錯誤就在這個地方。講到五族的人數,藏人不過四五十萬,蒙古人不過百萬,滿人只二百萬,回教雖眾,大都漢人。……漢族號稱四萬萬,或尚不止此數,而不能真正獨立組一完全漢族的國家,實是我們漢族莫大的羞恥,這就是本黨的民族主義沒有成功。由此可知,本黨尚須在民族主義上做功夫,務使滿、蒙、回、藏同化於我漢族,成一大民族主義的國家。」

另外,在《在桂林對滇贛粵軍的演說》孫中山進一步強調,要「發揚光大民族主義,而使藏、蒙、回、滿,同化於我漢族,建設一最大之民族國家者,是在漢人之自決。」

不僅如此,孫中山還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的「第一講」中就一再強調:「就中國的民族說,總數是四萬萬人,當中參雜的不過是幾百萬蒙古人,百多萬滿洲人,幾百萬西藏人,百幾十萬回教之突厥人。外來的總數不過一千多萬人。所以就大多數說,四萬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漢人。」

孫中山的民族理念,由上可見。


與其說孫中山是轉變,不如說是暫時妥協。

從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到次年4月定都北京。可以說,革命黨和北洋的分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 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還是「五族共和」?

2, 國旗是青天白日旗,還是五色旗?

3, 政府所在地是南京,還是北京?

4, 大總統人選是孫中山,還是袁世凱?

從革命黨的立場來說,三民主義第一條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而且在革命黨人語境中,這句話可以簡稱為「排滿興漢」。 1911年12月2日,革命軍奪取南京,12月25日成立南京臨時政府。12月29日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辛亥革命之初的旗幟是鐵血十八星旗,僅代表漢地十八省。孫中山本人則一直傾向於青天白日旗。

五色旗原本是北洋海軍旗幟,但是1912年初,南京臨時政府卻沒有選前面兩個,而是以五色旗作為臨時國旗。孫中山就職講話中也講了:「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到這裡,革命黨的姿態可以說是180°轉折。我傾向於是革命黨實力不足,被迫向北洋(以及立憲派)作出了讓步。

2月12日,清廷頒發了《清帝退位詔書》。「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在清帝退位第二天,孫中山也提出辭呈。接下來袁世凱就出任了臨時大總統。可以這麼說,清朝一天都沒有將法統交給南京臨時政府。相反,是直接將法統交給北洋,而革命黨在這個過程中滾出局了。

2月-4月之間,南北雙方又針對首都定都問題進行了角力。最終仍是南方讓步,臨時政府和臨時參議院遷往北京。

4月22日《大總統袁世凱命令》稱:「現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為我中華民國領土,則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為我中華民國國民。」這可能是五族共和第一次作為明確政策被提出。5月,北京參議院第一次會議,全票通過五色旗為國旗。寓五族共和之意。

到這裡,可以說北方阿瑟拿下了大滿貫,南方費清基本一無所獲。

妥協和投降的區別在於,妥協的一方,絕不會接受滿盤皆輸的結果。到1913年,南北雙方再次翻臉,然後就是二次革命,護法運動,革命黨屢戰屢敗。而孫中山的表態,也回到了辛亥革命之前的調調,在各種場合怒斥北京國民政府的「五族共和」那一套理論。這裡其他答主引用了很多,我就不贅述。

1928年,南方終於成功反殺,國民革命軍攻入北京。接下來就是北洋吃下的東西一樣樣吐出來——蔣介石掌權;北京改名為北平,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五色旗在全國廢止,青天白日旗定為國旗。後來就只有偽滿洲國和華北自治政府還敢掛一掛五色旗了。

綜上,對於孫中山和那一代革命黨人來說,「五族共和」應該只是實力不足時的恰飯行為,「排滿興漢」才是初心和矢志不渝的理想。

以上。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只是革命手段而已,目的是推翻清朝統治實現共和。革命成功後肯定是不能再用了。你想下,何謂韃虜?何謂中華?你這樣搞的話,是不是東北,蒙古,新疆,西藏都不要了?然後就剩漢地十八省了。。。賠本的買賣誰做啊,so~我們還是五族共和吧 = ̄ω ̄=

菜是原罪。

實力不足情況下不得已欺人騙己。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講的是推翻滿清,重獲中華正統。

1911,滿清滅亡,這個口號達成。

但是,已經進入近代文明社會了,不可能下個殺胡令什麼的,這個時候提五族共和是必然的需要。


出於當時的政治需要


看到有些回答說五族共和是欺人之語,進而來說孫中山先生,是所謂漢族主義者。這是不可以的。

我們在看待一個人的思想時,是要帶著歷史的眼光來看待的,有些人是借孫中山先生的旗幟,來表明自己是民族主義的。

我給題主放兩篇文章。

只注意到一段時期,而不注意與共產黨聯合後的孫中山先生的思想,無疑是片面的。

曹操年輕時還想當征西將軍,後面不照樣當了周文王?

一個人的思想變遷,是不可以忽略的。


你是願意當一族之主,還是願意當五族之主?


因為如果宣稱神聖中華帝國皇帝的頭銜的孫大炮發現,自己如果堅持選擇「漢族政權」這種政權文化的話,將失去對西藏、新疆、寧夏、青海等國王領的強宣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