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服务于远景基金会

检视相片
图片来源:中央社

蔡英文总统此次的中南美之行,最后恐怕是只用荒腔走板来形容。从开始一波三折的夸大文宣,到总统府与学者张竞的笔墨官司、到走味的85度C咖啡事件,然后的「中国-台湾」称谓,再加上参观美国的太空总署(NASA);这些原本只应是頟外的、甚或是意外的事件,却完全主导了此次总统的外访版面;试问,到底有几个人还记得蔡英文此行一共见了多少国家元首,讲了些什么?得到了些什么?做了哪些承诺?

在过境美国一事上,一直是民进党政府要做文章的焦点;从一开始就完全不顾历史事实,也不考量美国当前与中共贸易战的处境,迳自宣称蔡总统此行的三大突破;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惨遭美国相关权威学者狠狠的打一耳光收场。

从此次规划蔡英文女士的行程开始,此行的相关人员,开始放话,说是蔡此行要进华府,并可望进国会演讲。要进美国国会演讲,除了民主、共和两党一致、参众两院一致、还要行政部门乐观其成,这种高难度的条件,明显一看,就知道此行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却也还有人能拿出来硬扯,只能说是能把牛吹上天,令人感叹。大概是连蔡总统自己也看不下去,最后只能由她本人出来澄清。

第二波则是在蔡总统出发前,文宣甚至罔顾同属一党的前总统陈水扁曾在美国纽约过境,并且曾得美方允许,在纽约哈德逊河游船的事实;还公然宣称此行「三大突破」;可怜的不知情媒体,结果硬是傻愣愣跟进。就连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掉进这一条吹牛的臭水沟里。不信?请看「Taiwan President Stops in US as Relations Warm, Angering China」有中文版,「美台关系升温,蔡英文过境美国激怒中国」。当然,这其中最有意思的应该是陈水扁那酸到不行的、在勇哥物语上的,对蔡英文此行的祝福。

中华民国总统赴美之事,自李登辉一九九五年赴美闯下滔天大祸(别不信,就是因为李登辉执意访美,事后,柯林顿政府一度把美国原先支持两岸问题「最终和平解决」改口成为支持两岸的「和平统一」,连当时的国务院亚太助卿陆士达在美国的国会做证时,都曾亲口表示此说)之后,美国除了承诺北京,台湾领导人赴美的活动,是「非官方的、私下的、很少的与个案考量的」;美国且在我们总统过境一事的规格上,大致出现了若干规范(虽说,美国对台北的承诺是舒适、安全、便利与尊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过境地点,以其属性乃必然公开,且动见观瞻。

这个地点大致分成四等,最差的一等就是不在美国本土过境,如李登辉当年的过境地点夏威夷;稍好的是第三等,在美南过境,如休斯顿;第二等的则是美西加州,以其华人多、侨民多,影响力大也。第一等的地区毫无疑问是美东,如纽约、波士顿等地,以其地属新英格兰,传统以来政治影响力大也。陈水扁在二○○一年与二○○三年,两度在美国的过境地点就是纽约,不但可以过夜,而且还「很有意思」的获颁人权奖,甚至还可以游哈德逊河。仅此一点,就远非蔡总统此行可比。

至于什么媒体采访的问题,更不是什么突破;如果还有一点记忆的话,当知,早在二○一五年,马英九总统任内就过境美国波士顿(第一等地区),并且还回母校哈佛大学演讲;媒体更是全程跟拍;还拍到一张马英九与当时我驻美大使沈吕巡等三人合抱一颗大树的照片(沈吕巡还以此一照片大损其光辉形象迄今抱怨不已)。倒是蔡总统此行,只争到了第二等和第三等的地区,是摆明了大不如前的降等;却还要硬扯突破;这如果不是丧失记忆,就是摆明扯谎。有意思的是,就连纽约时报这等报纸,也对总统府的放话,不查查过去的档案,就完全买单,大失其水准。这或许是蔡政府的公关经费水准更高了。

至于85度C事件,更是已不能用荒腔走板来形容了。从总统府的安排,与当时的解释,清楚可知,这是事先的排定的行程,后来的总统府回应,也的确是明白这是大家都事先说定的。问题出在大陆群众的反应与85度C事后的回应。

首先,85度C没有预料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当前两岸的对立、与蔡政府在大陆民众心目中的看法,完全没有准确的评估。简言之,85度C在没有看清两岸关系事态发展的情况下,就自己选择跳进了这个政治的旋涡中。其实,在宋芸桦事件后,北京对于大陆反台的网民意见与态度,已逐步松开了管制,所以这种倾向性的冲突,已经在可见的地平面上;但85度C显然未能见及此事,所以同意蔡总统的到访。最终导致事发而无可收拾。

在受到大陆网民排倒海的抵制后,85度C又立即屈从了可在商业上的压力,宣布支持及「九二共识」,这使得整个事件 变得更粗糙而政治化。这使得两岸在此事上的感受更加恶劣,也迫使蔡英文本人出来为此事发声,此事至此完全扭曲此行的目标。

当然,在这样的状况下,纽约时报不出点错是不可能的;纽约时报在这个案子上的报导是,「该公司(指85度C)立即道歉并表示支持和平统一。」如果看该公司的声明全文,还真会对纽约时报的文章不知如何是好,因为,85度c的相关声明是,「本公司坚定支持九二共识的立场从未改变,本公司也将继续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分对任何分化两岸同胞情感的言论及行为,持续禀持两岸一家亲信念…」。85度c提及和平统一?这恐怕是要纽时转七八个弯才能得出「和平统一」这个结论的。严格而论,纽时这种报导不及格。

至于去美南的联邦机构,最后开出是美国NASA,也是使人一叹。如果要用这种方式来定义出访的突破,那还真是不能算是突破;早在马英九过境夏威夷时,登上过美国一艘大大有名的历史级名舰,二次大战时接受日本投降的密苏里舰;那曾是一艘真正的联邦机构,曾同时属于美国海军部与美国联邦的公园管理单位。雷根图书馆,也是联邦机构;这不只马英九去过,前行政院长江宜桦也去过。沈吕巡就记得,江去时,当时,甚至雷根夫人,南茜.雷根事前还曾去电致意。

其实,蔡总统的幕僚帮她提供了去访NASA这个建议,还真不是普通的烂且麻烦。这个还真不知道是谁给的建议,抓出来了还真的得狠狠的打屁股。任何决策都要考量决策所面临的时机与环境;在美国政府正准备成立「太空军」之际;蔡英文这一脚踩进了美「中」(共)对抗的危险雷区中,绝不明智。美国政府日前刚宣布在两年后将成立太空军,成为美国第六军种,外界视为此举是针对中国。值此双方军备竞赛的敏感时刻,蔡英文这种参访更像是选边站,蕴含「联美抗中」的意涵,恐刺激大陆;这种「突破」,符合我们的利益?

所以非常亲台北、脑筋非常清楚的美国台湾问题专家卜睿哲,给了蔡女士此行一个清晰的定位,「并不算是突破,但是美方表达了善意」。当然其中算入了美国的利益。

这样子的定义,很清楚的告诉蔡政府,美方可以给予善意,但是这个善有其限制;换言之,善意归善意,但善意不可能置于结构性的架框之上;也就是说,美国可以(或许也愿意)给予蔡总统善意,但不能以此而伤及美国的利益。如果蔡政府的人员不能理解及此,而只是一味空喊突破,其结果就是只能挨打耳光,自找没趣。

美国现在正与大陆进行一场相互恐吓的有限贸易战,所以彼此都必需非常小心的应对此一场面;双方都不想把情况升高到失控的阶段;因为彼此都握有能够让对无法承受的筹码;双方的战略都只想留在可以/足以影响对方,但不需付出太大代价的层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台独问题一旦绞入,情况可能升高到双方不愿付出的代价。这是当前美「中」(共)经贸冲突中,美方所设定的底限。

至于这次搞出的「中国──台湾」议题,根本就是民进党政府长期在意识型态上扭曲的结果。无论如何,赴巴拉圭总统就职大典,这是一个中华民国元首所出席的正式外交场合,没有用正式的国名称谓,就是外交上的挫败,乃至侮辱;这是全世界外交的普遍标准;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就是不知道蔡总统的幕僚要如何去解释了。

如果看清了上述这些,蔡政府从开始就不该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媒体也应可以弄清楚情况,不用与蔡政府口径一致的一口一个突破;从台北到美国的媒体都一样。

检视相片

 

______________
【Yahoo论坛】系Yahoo奇摩提供给网友、专家的意见交流平台,本文章内容仅反映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Yahoo奇摩立场。有话想说?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