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院土地,元利。(图/业者提供)

▲国发院土地买卖争议,陷入15年缠斗未果。(图/业者提供)

詹宜轩/台北报导

国发院土地买卖争议,国民党究竟有无贱卖党产之争,历经15年唇枪舌战,8日将再举行第三次听证会。会议召开前夕,元利建设再度发出声明称:「国发院土地于2005年国民党经过5次公开招标均流标,显示先前底价订定过高,高估市场行情。」并强调,国民党拿了38.3亿元走人,对比中华征信所的估价报告,国民党税后最多也只能实拿41.6亿元,差额就是3.3亿元,「转嫁风险,何来贱卖之说?」

国发院土地买卖争议缠斗15年,第二次听证会早于2017年8月召开,事隔2年8个月,第三次听证会将于8日召开。而针对第三次听证会,元利先是提出:「毫无新事证去重启调查。」

后又提出,党产会调查报告以片面资讯拼凑双方交易价格,重点是「实际上国民党拿了38.3亿元走人,但根据党产会调查报告所援引中华征信所估价报告,显示,国民党税后最多也只能实拿41.6亿元,差额就是3.3亿元,国民党后续还不用负担都市计划变更成本,转嫁风险,何来贱卖之说?」砲火十足。

元利建设指出,国发院土地于2005年时,国民党历经5次公开招标均流标,结果显示先前底价订定过高,高估市场行情,以致全案未能顺利脱标。最终回到市场机制,甫由买卖双方议价,以42.5亿元成交。而该地块在国民党售地时,为「机关用地」,免征增值税,在双方各别分担4.2亿元未来增值税额后,国民党实际拿回38.3亿元。

元利建设补充:「当时国民党给予变更住宅用地的条件及时间,估为18个月,实际上,我们却耗费54个月甫完成变更。另外,为了变更条件所额外支出的成本,更高达16亿余元。」直指买方承受变更地目之风险成本,更遑论「捡便宜」。

元利认为,党产会调查报告要公司负担主要责任,移转约6200坪土地给国有及原所有权人,而非向国民党究责,「找错事主且张冠李戴的荒唐行为,本公司殊难认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