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品牌可能都没有过成熟的量产车。这些品牌主要来做什么?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直击 2019 上海车展,更多「车展」讨论欢迎关注。


关于没听过的品牌,其他回答说了不少了,我就再多说一些没听过的车型!当然就是厂商们的感念车了。

  厂商展出的概念车有几大特点?

  答案很简单,一是传统车企继续扩张,展现未来设计趋势,二是打造生活化智能化的座舱。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传统车企将它们的未来设计方向展示给了广大人民群众,它们也在不断的创新,像日产,英菲尼迪都带来了多款全新概念车,Qs Inspiration代表了其未来设计方向,该款车型也是未来英菲尼迪旗舰车型的雏形。此外,荣威也推出而首款5G概念车Vision-i,其车名也是别有用意,概念车中的「i」,既代表了Intelligence,也代表了中文的谐音「爱」,充满了关爱的意思,概念车所有的座椅都具备交互功能,这是对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的一次重大探索。

  随著我们使用汽车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现在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续航里程惊人的纯电动系统、先进的互联网功能及自动驾驶技术正率先应用在这部分概念车上。更快、更安全的智能化出行方式是我们对于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愿望,随著这些概念车在车展上的集中亮相,我们可以感受到各大车企对于未来汽车需求都给出了各自的判断,未来汽车其实距离人们已不在遥远。

  中国将成为众多概念车的主战场!

  如今,提到概念车必然就能想到新能源车,的确清洁高效是人类对未来能源的终极追求。像大众汽车集团这种老牌劲旅都开始向新能源转变,正在全球范围进行转型并发布了脱碳计划,中国将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为此,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在今年集中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产品,并计划于2028年前生产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将产自中国。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速电动汽车攻势,集团还将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成立一家新合资企业。这些举措将为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奠定基础。

  奥迪的概念车主要面对未来出行以及打造第三空间

  4月15日,上海车展前夕,奥迪全新概念车AI:ME正式亮相。从概念车的命名上看,「AI」即是智能,「ME」则代表用户自身,「AI:ME」意在揭示人工智慧和用户自身之间的交互关系。奥迪AI:ME拥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内饰材质采用了大量环保材料,车内还加入了真正的植物,在它身上我们看到了奥迪对未来城市出行方式的展望。

  英菲尼迪Qs Inspiration

  新车点评:英菲尼迪全新概念车代表了英菲尼迪未来旗舰轿车的设计方向,也向我们展示了英菲尼迪在汽车设计方面最新的想法。

  吉利Preface概念车

  新车点评:这款概念车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吉利在轿车上的设计元素,大气稳重是其特点。同时,该车的科技感也很强,这让我们对未来它的量产车型充满了期待。

车身侧面,这款概念车采用了对开侧门设计,这种设计可能只会出现在概念车上,未来量产车型有可能会被取消。此外,该车拥有一款尺寸很小的后视镜,这就更加凸显了其双色大尺寸轮圈。

  车尾部分,Preface概念车的尾部造型依然大气稳重,尺寸很小的尾灯组被一条镀铬饰条相连接,很符合时下流行的设计,另外,新车采用了层次感十足的后包围,搭配双边共两出的扁口排气。

  斯柯达VISION iV概念车

  新车点评:在2019年上海车展开幕前夕的斯柯达品牌日活动上,斯柯达VISION iV概念车正式亚洲首发。新车定位于四门轿跑电动车,并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而来。目前,电气化已经成为众多车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新能源概念车。

  造型方面,新车采用了最新家族设计风格,某些细节与早前发布的VISION E概念车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进行了多处的创新设计。狭长的前大灯组造型非常犀利。侧面来看,新车整体线条非常动感,符合一款四门轿跑车的身姿,此外,无论是电子外后视镜还是隐藏门把手,都是概念车上非常流行的设计风格。

  尾部方面,新车整体层次感十足,扰流板和尾部扩散器的加入,使得尾部看起来非常霸气。此外,我们还看到新车搭载造型动感的LED尾灯,斯柯达英文字母标识看起来非常有科技感。

  内饰部分,新车采用了全新的内饰设计语言,中控台区域的层次感非常之强。而多功能方向盘、悬浮式中控液晶屏以及运动型座椅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的运动化氛围及整体科技感。动力方面,新车采用位于前桥和后桥上的双电动机进行驱动,在WLTP测试标准下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达500km。

  大众探岳 Coupe概念车

  新车点评:随著购车主力军越来越年轻化,不拿出点能真正吸引他们的东西肯定不行,而本次亮相的探岳 Coupe概念车型包含了许多运动元素,相信量产上市后会有不俗的表现。

  外观方面,车头部分跟现款探岳车型基本保持一致,依旧采用了家族式的前脸设计,但下方的造型有所不同,其采用了面积更大的进气设计,搭配两侧夸张的雾灯开孔,运动感进一步提升。

  车身侧面,新车的最大不同就是采用了溜背式设计,这也明确了它轿跑SUV的定位。同时一条贯穿车头到车尾的腰线,更加凸显了运动感。此外,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586/1860/1635mm,轴距为2731mm。

 车尾部分,新车不光在车顶配备了扰流板,在最后面同样配备了一个尺寸稍小的扰流板,搭配双边共四出排气的布局,更加印证了它运动的身份。动力方面,新车预计继续搭载2.0T高低功率发动机,传动系统匹配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

  比亚迪全新概念车汉

  新车点评:比亚迪的这款全新概念车颜值非常高,无论是侧面的线条还是鸥翼门的设计,如果量产后这些设计元素都能得到保留,那么将是一款比肩超级跑车的国产车型。

  新车的前大灯造型扁平而细长,并由带有比亚迪品牌字母的镀铬装饰条贯穿,拉长了整体视觉效果。下方黑色的前唇不仅呼应了扁平的车头,更加体现了它运动的特征。

  新车的侧面线条十分流畅并配备了大尺寸轮圈,超跑范十足。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车采用了鸥翼门设计且打开面积十分巨大,车门开启状态下绝对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新车的长宽高为4950/1890/1490mm,轴距为2940mm。

  车尾部分,新车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每侧由6颗光源组成。后车窗采用了类似百叶窗式的设计,高位刹车灯的造型也会有所不同。而下方的运动套件使其尾部造型同样运动感十足。此外,新车的排气或将采用了隐藏式处理。动力方面,新车或将搭载一套插电式混动系统。

  新宝骏RM-C概念车

  新车点评:可以说,RM-C概念车是新宝骏品牌旗下的首款具备战略意义的概念车,无论是智能网联的基因,还是全新的星际几何设计语言,都非常有吸引力,让我们对新宝骏品牌未来的产品产生了强大的期待。

  新车命名为新宝骏RM-C,全程为Recreation Mobility Crossover,中文意思是动感休闲跨界车。其中R既可以是Recreation(休闲),也可以是Re-creation(再造),RM的命名方式也符合目前新宝骏系列车型的命名方式,Crossover表明它是一种传统MPV之外的跨界车型。此外,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75*1904*1596mm,轴距为2880mm。该车基于星际几何设计理念打造,设计理念位理性美学、先锋设计及精工科技。

  编辑点评:长久以来,概念车一直都是各大车企宣传未来设计思路与科技的结晶,也是为量产车型做足预热的前哨战。也正因为如此,车企才会不计成本、下大力气去研发概念车。所以,我们希望车企能够通过大量的研发,制造出越来越多能够量产的概念车,从而提升人们用车生活的质量。


谢邀,上周去的车展,此前埋的坑,还没填,不过这个问题真的挺有意思。容我来献丑一下。

要说这次上海车展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车有两辆,先说燃油车,名爵HS让我眼前一亮,这内饰,这配置,关键是这良心的价格,让我回来吹了半天。

此外,有一辆新能源车,竟然让我上午看完后,下午又返回来再逛了一次!而这个牌子此前我基本没听过,这就是——零跑S01

此前听说过,一直以为这牌子叫「领跑」到了展馆才知道,原来叫「零跑」,这名字取的,zero run,果然是「从来没跑过」的节奏啊。

与我同行的小伙伴,第一时间就被这车吸引了,而我当时急于去隔壁的展馆看「爱驰」,但当我的小伙伴告诉我,这车只要10万,我立即停下了脚步。的确,10万起,一辆纯电的小跑车造型的车,对我这个「尚酷」外形粉而言,真的很有诱惑力。于是忍不住就看了一下:

零跑,从来没跑过

我也不是来打广告的,所以,具体这家公司怎么样,大家自行百度,我不打广告,只是谈谈我感受:

客观参数:10万元起,双门造型,中控两个大屏,外观风骚,纯电,静脉开启车门(噱头十足)、续航超300公里……

主观意见:10万元起,要什么自行车,从内到外,人家该给的都给了,真的是良心企业啊!

可能也就是这样的原因,零跑的场馆一直人潮汹涌,导致我上午一直没有拍到内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下午又去了一次展台,并且尝试坐了一下后排……(小伙伴身高182)

大家在视频里可以看到些许内饰情况,而后排空间,我推荐大家把椅子放倒,二排就当储物空间用吧。无论谁坐进去都是一个感觉:

像蹲坑啊~~

但是,瑕不掩瑜,这个价格,这个配置,无疑是这次车展上,让我眼前一亮的爆点之一,甚至我觉得比起此后的「天际」、「理想」、「爱驰」等热门的新势力更让我印象深刻。

于是第二天,我带著强烈的主观情感,向公司里的小伙伴们吹嘘这辆车,然则……话出去还没半天,我就看到媒体小伙伴的朋友圈中刷屏的转发……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媒体老师啊!

看到这消息,我只有一个表情——手动捂脸哭笑。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媒体老师啊!人家媒体老师,开开心心地去试车,搂著车模,吃著火锅,然后就被拘留了!贵司这不是自然招黑嘛~~

这回还真的成了zero run了,但是我非常理解,作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新势力,没什么公关和推广费,不是每一家的老板都能跑去米国割韭菜的。只是这个坑也给自己挖的太大了吧!

最后,回到这个问题本身:

「零跑」这个品牌对现在的我而言,他是来做什么的呢?

他让我吹了整整半天(上午9点~12点),然后让我吐槽了整整3天……


我也想知道他们来做什么??!!

某展区的车底盘简直在qj我的眼睛…这是什么鬼…什么鬼…么鬼…鬼…行为艺术么…

还有我知道的某造车新势力高层跑路,已经发不出年终奖的,还强撑著来车展,是在寻求最后一丝希望吧…

有同一款车换个漆展五六辆的,有结构和质量做得一塌糊涂的,还有几个的展出纯粹是概念,不可能量产的那种。所以都是出来宣布自家造不出车么?

哎…我…哎…


几乎都是新能源新品牌

合众、天际、爱驰、理想、零跑、艾康尼克、博郡、ARCFOX、几何汽车、国机智骏、赛力斯、GYON、KARMA、G-tech、格罗夫、清源汽车......

先来混个脸熟呗,刚设计几张ppt就敢去开新产品发布会。他们生产的汽车产品,通常都需要预售,制造悬念和稀缺性。


你买这些车的胆子得比买宾士大,兜里的钱要得比宾士多


正常现在国内市场就是战国时代。


QYON


本来想会不会有人说零跑。没想到@王元祺已经答了。拿了朋友的票去拍车模了,但是还是要强答一波,知乎首答贡献给本题。

零跑这个牌子说起来,是没有蔚来、小鹏、威马这么知名,甚至还可能不如天际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说它压根没听说却有谈不上,有时候在一些榜单上都能看见其身影。

这次上海车展,零跑的位置也是比较好找的,拍著拍著车模,随便一逛就看见了。

现场一共看到三款5辆车,三台普通版的S01,一台和雷蛇合作的S01(换了涂装),还有一台SUV叫C-more,说是车展上新发布的。

一个是关于前脸的的部分。零跑S01的前脸是很有辨识度,但是这个辨识度带来的后果是,视觉上太显眼,导致褒贬不一。拿红色的举例吧,关键是,红色的外漆和黑色的大嘴(也就是前脸)总是太碰撞的感觉。网上搜了下,把这个叫大嘴,哈哈哈哈,还是比较形象,想起来了武林外传里的李大嘴,不好意思,思路就是这么跳跃哈哈哈。

我觉得前脸的问题,还是因为车漆采用了比较大众的红色、灰色,然后凹进去的部分用了黑色,所以塑造的太立体了。但是拿旁边的雷蛇版S01比较的话就会发现,雷蛇版的黑色哑光漆和大嘴明显就协调很多,所谓的科技感也营造出来了。

第二个是溜背的问题。不够舒展。问了一起的朋友,他说是纯电动车,底盘上要堆电池,势必会很厚,所以直接导致了溜背断了一截,严格来说,算不上设计师的锅。所以新能源车型对比传统燃油车其实有很大不同,因为要考虑现阶段技术水平下还是很庞大的电池包吧。

还有这个溜背导致空间上后排确实没法坐人,应该是婴儿座或者是宠物座,放倒之后空间扩大,可以储物。

然后现场旁边就停著一辆零跑的C-more,一个新出的SUV。这款SUV的外观显然比起零跑S01起来正常很多,大厂范新能源SUV外观,自然。

所以我分析,这个S01的造型,貌似不是设计师捣鼓不出来,应该是刻意想要主打差异化的外观,主打特色的。因为,新能源车,特别是新兴的造车企业出来,基本都是打头阵的第一款车都是SUV造型,毕竟现在国人都偏爱SUV,能装东西嘛。

这个造型是特别的,绝对不会撞车的造型。厂家你造出来了,就看具体投放市场的时候,消费者有没有偏好喜欢了。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冒险但是有想法的做法。但是我觉得索性就再激进一点,后排座位取消掉,溜背更顺一点,然后轮毂改大点。就专攻便捷通勤,和装逼遛弯会不好点?

总之,这个车子确实属于有特点的,但是究竟市场表现怎么样,不要打我脸,我也不下什么判断。车展还是人太多,溜了一圈就出去了。

然后@王元祺说的那个被打脸的事情,我还是看见答案才知道。不太了解什么套路。……

以上面面俱到的知乎首答就完事了,说句题外话,看完这个车子之后我就没耐心看其他车子了,因为为了显得专业,我是一边百度一遍看车的,实在太累,后来我就去专注于拍车模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