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美国当地时间3月中旬,全球心血管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 2019,第68届)在新奥尔良召开。会议公布了一项指南、21项LBCT(最新临床试验)及15项特色临床研究结果,同时还针对一系列临床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并对7项最新指南进行深度解读。可谓硕果累累,含金量满满,

而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致病首恶,血脂代谢方面依然是全球心血管领域专家的热点关注之一,相对于他汀类药物和其他降脂药物,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则依然引领血脂代谢方面的关注热度,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作为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新药,一直受到国内外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继去年ACC 2018会议上ODYSSEY OUTCOMES研究公布后,本届更是重磅公布了针对Alirocumab的ODYSSEY OUTCOMES亚组分析研究结果,再次引发人们对PCSK9抑制剂的更多思考。

研究结果表明,Alirocumab通过降低Lp(a)减少主要终点事件(冠心病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住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次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力衰竭住院、以及缺血驱动的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并且独立于LDL-C水平;随着Lp(a)基线越高,MACE事件和全部终点事件显著降低,有益于Lp(a)水平较高的患者。

既往研究证明,lp(a)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促栓,促炎作用,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性,致病性,遗传性危险因素,

LP(a)的结构及代谢

1963年Berg在血浆脂蛋白电泳时发现β-脂蛋白部分有一种新的抗原成分,并与LDL 结合,将此抗原成分命名为脂蛋白(a)。其后证实,LP(a)核心部分由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等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组成,结构类似LDL,但还含有一独特的Apo(a),后者在其它任何脂蛋白中都不存在。

研究表明,肝脏是合成Apo(a)的主要场所。LP(a)与LDL不一样,并不是由VLDL 转化而来,也不能转化为其它脂蛋白,系一类独立的脂蛋白。

LP(a)的生理功能与致病作用

许多研究提示,血浆LP(a)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LP(a)的临床意义

1.LP(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与吸烟、高血压、LDL-C和HDL-C以及ApoA-1与ApoB等均无关。与其它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相比,LP(a)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尤为密切。

2.血浆LP(a)高且如同时伴有LDL-C上升,CH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上升5倍。且LP(a)水平越高,发生CHD则越早。

3.LP(a)具有多基因遗传特性,有CHD家族史者,LP(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

4.高LP(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动脉梗塞也有明显关系。

总结:ODYSSEY OUTCOMES最新亚组分析结果显示,Alirocumab可以通过降低Lp(a)显著降低CV事件,Lp(a)减少主要终点事件(冠心病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住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次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力衰竭住院、以及缺血驱动的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并且独立于LDL-C水平;随着Lp(a)基线越高,(降低幅度越大,获益越大),MACE事件和全部终点事件显著降低,有益于Lp(a)水平较高的患者。

通讯员:王中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