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设计中,衣袖的造型变化决定了一件衣服的风格款式,是设计中非常特别的一个部分。

一直以来,设计师们很喜欢在袖子的设计上「搞事情」,大家如果设计的时候总是没灵感,不如先看看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袖子类型,感受下设计师的脑洞。

袖子,英文可译为sleeve,指衣服套在胳膊上的筒状部分,源自《初刻拍案惊奇》。那么袖子一般分为哪些款式呢?

1

装袖

将肩袖部分分成袖窿和袖山两部分,然后装接缝合而成。

?特点:

装袖袖身与袖片分别裁剪,根据人体肩部与于臂的结构段计,是最符合肩部造型的合体袖型,具有立体感。装袖是袖子设计中应用最广泛、规范的袖子。

2、插肩袖

插肩袖的袖窿较深,袖山一直连插围线,肩部甚至全被袖子覆盖,形成流展的结构线和宽松洒脱的风格,其袖窿较深,更适合自由宽博的服装,插肩袖拼线可根据造型需要而变化,并且可以山弧线和袖窿处收裥、加花边等装饰化。

3连袖(又称中式袖、和服袖等)

是起源很早的袖型,也是东方民族服装的一种独特造型,衣身和袖片连成一体裁制而成,呈平面形态的袖型。

由于没有生硬的拼接线缝,肩部平整圆顺,有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感觉,但腋下处往往肥大不合体,出现衣褶堆砌拥簇的情况。

知识点:古代人的衣服袖子里真的能藏银子吗?

从历代服装的连袖廓形上看,袖子的变化多集中在袖底线的曲直、袖身的长短和袖口的宽窄上。根据《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分法,可以把袖形粗略地分为宽袖、垂胡袖/琵琶袖、长袖/大袖、窄袖/小袖几种。

?垂胡袖

作为「汉服中的汉服」,深衣大约春秋战国时期,才从南到北流行开来。早期的深衣帛画、木俑和实物,大多出土于楚墓,最常见的袖形并非宽袖大袖,而是复兴汉服圈中相对小众的「垂胡袖」。(「垂胡袖」:袖身肥大,袖口收紧,腋部较窄)

?琵琶袖

至于垂胡袖和琵琶袖到底算不算同一种袖形,学界还没有定论。虽然明代以后的「琵琶袖」裁剪和楚墓文物有微妙差别,但总体看来,它们大袖身小袖口的形状,没多少变化。

?宽袖

宽袖的特点是短袖筒、宽袖口,一般用于上层社会礼服;

?大袖/长袖

大袖/长袖的袖身极长,袖底线为弧线,两手下垂时袖子可以著地;

?窄袖/小袖

窄袖/小袖则以方便为主,外面通常罩有其他衣服。

上层社会尚且没有袖口一宽到底,平民百姓们,就更不可能穿又废布料又累赘碍事的宽袍大袖了,所以,古人的衣服袖子都特别大,显然

是错的。

战国 陈家大山楚墓帛画

那古装剧里的人经常会从袖子里掏东西出来都是假的?也不尽然,这是借鉴了古典小说的描述。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时「向袖中取出扇子来」;《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与戴宗见面,宋递与吴用之书,「那人拆开封皮,从头读了,藏在袖内」;甚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时候,都要靠袖子救场:屠户「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除去显然不可能装得下任何东西的小袖,有可能袖内藏物的,还剩宽袖、大袖和垂胡袖。

从古至今,袖子就能让设计师大做文章,想要做好袖子的设计,这些知识点都是必备的哦~

(图片来源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设计不好袖子?看看这个激发灵感的大招!?

mp.weixin.qq.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