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爭中,中國贏了大家都歡欣鼓舞,但實際上這場戰爭可不是隻有一個贏家,不僅中國贏了,美國也贏了,美國是贏家之一,而且還是大贏家。

  中美兩國作爲直接的參戰國,雙方都是最大的贏家。還有其他比如說南韓政權,臺灣蔣介石政權還有西歐的老牌那些資本主義強國也算間接贏家,最大的輸家就是蘇聯和朝鮮。

  中美兩國在這場戰爭都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戰前中國的戰略目的就是要把美國趕回38線,不求把美軍徹底趕下海,只求能獲得戰爭主動權,保住朝鮮,獲得戰略緩衝地,第二個戰略就是獲得和蘇聯博弈的籌碼,並且掌握主動權。對於中國來講,這場戰爭明面上是在和美國打仗,其實是在和蘇聯打,在戰爭之後,中國徹底獲得中蘇關係的主動權,以後蘇聯對中國成套的工業體系援助,給錢給人給技術,都來自於此。

  對於美國來講,雖然美國國力如日中天,但是在政治話語權上和現在不一樣,歐洲在政治上還是老大,美國在這一戰中保住了南韓政權,樹立了帶頭大哥的印象,並且穩住了以前小弟的心,獲得了極大的政治收益,所以中美兩國都是大贏家。

  對於日本來講,二戰結束之後,本來美國給日本人的規劃是解除工業化,變成菲律賓那樣的農業國家,但就因爲這個不僅發了財,最重要的是又被工業化了,這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從長遠來看他們算是人變成了狗了。也算是贏了。

  對蔣介石來說,本來就要被解放,結果現在又成功續命,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對於英法爲代表的西歐國家來講,這一戰成功的把美蘇對立起來,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如果美蘇兩國不能戰,而是聯合在一起,其他國家根本沒活路。

  而最大的蘇聯,蘇聯的戰略目的是什麼呢?各種史料都指向,這一戰就是蘇聯和朝鮮挑起來的,無利不起早,那麼蘇聯挑起這一戰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獲得中國東北,以及把中國徹底搞成他們的附庸,類似於東歐那一票蘇聯的僕從國,戰爭結束之後,蘇聯的一個戰略目的沒有達到,反而失去了中蘇關係的主動權,心不甘情不願的在身邊養了一頭猛虎。成功的讓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裏面樹立起了二哥的形象,本來是小弟,結果一波操作之後變成兄弟了。這爲日後的社會主義陣營分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爲後來的冷戰埋下了伏筆,至於朝鮮朝鮮就更不用多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