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休耕大户年领二百六十万说起

【联合报╱社论】
2012.12.16 03:29 am

农委会正在推动休耕农地「活化」的改革,希望能提高农地的合理利用,却遭民进党指责为可能导致产销失衡的「灭农」政策。平实而论,「灭农」这顶帽子未免扣得太大,难道民进党宁可坐视过半的「假农民」领走休耕补助,却假装政府是在照顾弱势农民吗?

现行休耕政策是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实施,当时一是为了让土地休养生息,二是因应农产品开放的转型需要,对休耕的农田每公顷补助四万五千元一年两期实施十五年至今,此一休耕政策已产生了许多后遗症,例如:休耕补助毫无门槛限制,使得许多原本耕种的农民也弃耕,进而导致我国粮食自给率降到仅剩三成的低水准。更有甚者,根据农粮署的调查,在领取休耕补助的十六万人当中,仅有三成是真农民,六成多是「假农民」。

立委丁守中最近揭示了一项令人吃惊的资料:在政府补助的休耕户中,排名第一名的大户拥有桃园廿九公顷的休耕地,五年来已领走一千三百万元的休耕补助,平均一年超过两百六十万元。亦即,这名大地主什么事都不必做,只因名下有大笔田产,每月即可坐领政府廿万元以上的补助。这样手段与目的悖离的政策,还能不改革吗?

一个拥有廿九公顷农地的人,照理说应该是个积极从事农业经营的大户,如今竟被容许领取高额休耕补助,显示休耕的制度设计本身大有问题。不仅如此,据地方官员推断,这位「大户」可能是财团早年透过人头户低价搜购了大片农地,如今一边坐享休耕的大把补贴,一边养地等待农地变更为建地。由此看来,如果休耕政策最后只肥了这样的「真大户,假农民」,那才是名副其实的「灭农」,消灭了农民,也荒废了农地。

撇开如此荒诞的案例不谈,从国土保育或农业发展的角度看,漫无限制或纯粹为奖励离农、弃农而发的休耕政策,基本上都太过消极而无为。这种休耕政策,不仅徒使良田荒芜,也误导了农业寻求突破的方向,更成为近年许多「有志农业、却无田可耕」的年轻人进入农业的绊脚石。也因此,农委会计划自明年起寻求休耕的「活化」,将每年原本两期的补助改为一期另一期要求农民将土地出租或自行耕种,这其实是相当温和的改革,也是对农民和农田两利的政策。

简单地说,现行休耕政策完全著重于对农民的补贴,企图透过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来降低农民的不满,同时也降低政府在农业产销失衡时的责任;相形之下,农地的合理利用即遭到漠视。一九九七年李登辉时代推动休耕时,全台休耕面积为六点三万公顷,到两千年政党轮替时已倍增为十二万多公顷在陈水扁任内,这个数字更膨胀至廿四万公顷的高峰休耕面积节节上升,意味农地寸寸荒废;而政府每年编列一百多亿元的休耕补助,而台湾的粮食自给率却跌至三成的低谷,比起中国大陆的七成,日本韩国的四成,明显偏低。

进一步看,如果加上五百亿的老农津贴,台湾农业部门每年的预算有八成六经费是花在补贴休耕和老农之上,这全是拜朝野多年来竞相加码喊价之赐。试想,如此扭曲的资源分配架构,如何为农业营造一个健康、优质的发展环境?如此充满「散财」和「均沾主义」思维的政策,又如何激发台湾农业的未来竞争力?

今天的台湾,出现了一批能将知识和科技融入农业的新世代生力军,他们除了具有更丰富的市场资讯,也多半拥有强烈的土地关怀,足以为农业营造出更多元、创新的面貌。政府要做的,是让这些人有取得或租得土地的管道,让他们有挥洒心力与血汗的空间。亦即,想到农业即浮现愁苦农民或老牛犁田的刻板印象已经过时,必须重新调整了。

至于民进党把产销问题和休耕政策混为一谈,这是思维的混乱。殊不知,只知补贴的农业政策,才是「灭农」的始作俑者。

【2012/12/16 联合报】@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569353.shtml#ixzz2FLNhZkAi

===========================================================

对照新闻:

2012-12-04 自由电子报 农民提醒农委会 留意产销失衡

2012-12-10 自由电子报 休耕的三个无奈与对策

2012-12-11 自由电子报 休耕的七个原因

相关文章:

2011.11 台湾经济研究院 社论 有安心农民才有健全社会 - 农业直接给付已成国际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