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看到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想到的不是《凤凰山下》,而是那句有点污污的「一枝梨花压海棠」。

言归正传,要搞清楚苏轼和张先的关系,我们还是先看下两人的简历。

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出生于北宋太宗淳化元年(990),死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八十九,是一个高寿之人。张先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先后在吴江、嘉禾、渝州等地做官。张先在北宋政坛并无太多作为,主要还是以诗词闻名,《宋史》中并无他的传记,《宋史翼》则有他的专门记录。张先的词用语精致,含蓄工巧,属于「婉约派」风格,主要写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物,他对自己所写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栊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三句词最得意,因此被人称为「张三影」。

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生于仁宗景祐三年(1037),对于这位诗词、书法、绘画、文章都星光熠熠的超级大咖,大家都认识,就不啰嗦了。

苏轼比张先小47岁,政治上并无大交集,主要还是文学上的交流,也可以说他们是北宋文坛上的一对「忘年交」。据《宋史翼》记载,张先、苏轼以及杨元素、陈令举、李公择、刘孝叔等六人经常聚会,诗文唱和,称为「六客」,应该算个小范围的文人朋友圈。

苏轼于神宗熙宁年间出任杭州通判,此时张先已经八十多岁,早已致仕(退休),两人还经常切磋诗词,那首《江城子.凤凰山下》,就是当时所写。因为两人关系非常好,平时还经常互相开玩笑。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听说八十五岁张先仍然老骥伏枥、老当益壮、宝刀不老,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小妾后,幽默的苏轼怎肯 放过拿前辈开涮的大好机会,挥笔写了一首《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又据说(千万注意,是据说),苏轼还写过一首诗,说张先老来纳妾这件事,那就是更著名的那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其实,这首诗版本很多,而且具体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并不是苏轼所写,而是后人附会到苏轼和张先的事情上,只因为流传太广,著作权被强行送给了苏轼。


朋友关系。

张先比苏东坡大40岁,但由于共同的诗词爱好,两人结为词友,常有诗词唱和。


两人的不同:(1)苏东坡生于公元1037年,张先生于公元990年,两人相差47岁。(2)两人风格不同,苏东坡声情豪放,善于夸张;张先风流倜傥,诗意朦胧。

两人相同点:都是进士。两人关系:忘年之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