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

  王国维曾说过“小令如绝句”,但似乎小令更容易驾驭一些。上口的韵律,长短句的运用配合,使得小令似乎更能集中体现词人作者的强烈感情。就好像简单的素描作品,虽然没有色彩的装饰,只有简单的线条和浓淡的变化,看起来却栩栩如生,十分立体。小令在词作中的地位大抵如此。

  今天的这首小令,王维对之评价非常高,说其曲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元代的词人再难达到如此高度。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天净沙》乃是曲之绝妙,此乃“有我之境”,却胜似“无我之境”,堪称意象排列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天净沙·秋思

  整首小令五句二十八字,共涵盖了九种景物、十一种意象,无怪乎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开篇前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所展现的就是一种身处异地,漂泊的孤独之感。“枯藤”“老树”“昏鸦”都是晦涩之意象,行游在外的清苦自然而现。 而紧接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潺潺流水,余烟袅袅一人家,这里就是另一番温情之景了,家乡如在眼前。枯藤老树昏鸦”是羁旅之景,“小桥流水人家”又是家乡之景。由羁旅之景想到家乡之景,对比明显,更显得对比之意象深刻,也更显得远游在外之凄苦。

  “古道西风瘦马”这里的意象似乎完全是诗人形象的一种暗示了,古道之上,西风之中,瘦马一匹,在这黄昏之际,却不知何去何从。瘦马之形象,正是诗人漂泊迷茫中形销枯槁之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正是诗人有我之境的明晰表白,天涯之际,本就是伤心之人,面对此景,顿生断肠之情。这首小令可谓是意象和情感融合的绝佳之作。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所写的一首小令,是一首秋思之作,马致远也因为这首小令,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其本身所含的艺术特征令人折服,整首小令二十八字全都是由名词组成,无一动词,精简到不能再删的地步。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无法与马致远的这首小令相媲美。王维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完全是因为这首小令值得如此高的评价。

  【注:本文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