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太能理解

斗胆答复

众所周知,王国维先生在书中提到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解

这三境界用在任何事物上都不违和,最特别的是当它们是真善美的时候老人们说现在你们年轻人,出去给人打工,老板定要为难你,为得是磨你的性子,外面世界很精彩,值得你去看看(1)在外工作十分孤独,无人西窗夜话,但想到能养家糊口,吃点苦,也值得(2)等到老了,才发现有的时候,不必过分追求身外之物,自己当初期望的早已经在身旁

看到第三境界,突然理解了尼采的「当我停止了寻找,便学会了找到」那么功夫到时,自会水到渠成

人生有数个阶段,当年龄到了,一些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有人说,就怕有时突然听懂一首歌,以前,看星爷的电影,笑得开心,后来发现,那剧中的人就是我们

王家卫《东邪西毒》中有这一段话

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2解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

看见世间万物,有了思想,有了感触,我赋予它们意义

无我之境,

更为高深,我看见它,它感受到我,心照不宣,至此庄生梦蝶

人的感受使人丰富,无论感性,理性,都是感受的衍生品,

无我之境,人和人之间你我都知道,心里想得是什么,就这样,我看著你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纵观古今,诗词间所写的形象(境界)不管是素描式地写出来,还是由作者综合印象创造出来,它们都不是对事物作纯客观的,无动于衷的描写,而是贯穿作者的理想,即按照作者的观点,感情来选择,安排的,它们就好像一个个鲜活的人,向我们叙述这人间

就到这里


书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别的我暂且不说,也没有那些大师讲得好。王静安的生命,那些种种,为人知的,不为人知的,或许,都该在书里,现实也好,理想也罢。我读这书,只是想到那个文道衰微,国家败亡的时代,一个在烛光下,穿著旧长衫,掭著墨迹,留著山羊胡须的中年男人,推了推眼镜,思索良久,抿著嘴笑著写著不关自己柴米油盐的书。


一、王国维的「境界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提出了「境界说」。由此,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上升到了一个本体论的高度。他既传承了古典国学的精髓,又融合了西方美学思想的见解,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理论。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浙江海宁人,他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他一生的文学评论创作生涯中,他曾给我们留下了三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分别是《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和《人间词话》。

王国维

其中,《人间词话》这部文学评论影响尤为深远。

一方面,在这部书中,王国维先生采用了自己独到的文学评论法。

即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所写到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的论证方法。

也就是说,王国维先生以中国传统词话为本体,又引入尼采,叔本华等人的西方哲学理论,作为论证的重要标准。

再者,境界一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历史上由来已久。比如《周易》中就已经出现象和意的思想了,再到唐代王昌龄的「诗有三境」,以及皎然的「取境」,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等。

《人间词话》

只是,历来文人对于「境界」两字的诠释或过于模糊,或浮于表面,真正能够意识到其「境界」审美本质的人,少之又少。而王国维先生「境界说」的价值便在于,不单取之「境界」,更在「境界」之上,不仅是传承,更是独辟蹊径的创新,打通古今,融贯中西,从而成为中国审美的崭新体系。

比较有意思的是,《人间词话》这一评论出现以后,传统的诗词文学样式创作基本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创作体系。

可能王国维先生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正站在时代的交界口,目送旧文化的远去,并迎来了一个新的审美时代。

二、何为「境界说」

那什么是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呢?

在《人间词话》的开篇,王国维先生便率先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什么意思呢?

王国维先生将「境界」喻为创作诗词的本体,在他看来,「境界」才是作为衡量诗词创作是否优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王国维先生的「境界」,好比是老子的道说,「境界」二字无法用很明确的概念将其定义,它是一种本源的形式。

正如,道能够生发万物,孕育天地的各种变化,展现各种自然的状态。那么气质,神韵,格调等等也都是「境界」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

就如万物归本于道,「境界」也是王国维先生心目中文学创作中的最终归宿,是对于美的终极追求。

换一种方式讲,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事物的堆积,情景的描写,更是情感的表达,作者创作思想的传递。

一件好的作品,无一不在体现著创作者的眼界与心胸。

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字的血肉之中。因此文字才会带有真情实感,才能够与他人引起共鸣。

此外,从「境界」的层次来讲,可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境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有我之境」是作者将主观情感的表达融入景物之中,事物本身就是情感抒发的载体

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诗句中的「花不语」本身就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而「无我之境」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描绘事物更为客观,情感表达更为理性的状态。

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表达的情感非常隐晦,并非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客观事物的描述,融合在其中。

无论是「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王国维先生强调的都是在创作中作者的情感状态,由「静」而产生变化,时为克制,时为冲动,从而演化出了作品的波澜起伏。

最终我们能够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不同的美感,比如书中所提到的「壮美」与「优美」之分。当然壮美也好,优美也罢,本身并无对错好坏之区别,它所反映的是作者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和他作品的张力。

总而言之,作者曾经的经历,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他内心情绪的浮动,无不都在文字中一一呈现,这些文字背后的点点滴滴,无数的细枝末节,最终总会有那么一两处让喜欢他的人感动,让世人铭记。

这才是作品的魅力,也是创作者的魅力。

三、王国维对李煜诗词的评价

正如王国维「境界说」对于传统和现代文学评价的重要性,在传统词话的创作中,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李煜。

王国维先生在书中尤为推崇李后主李煜的诗词。

他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诗词之所以深得王国维之心,是因为他诗中所描绘的气象,不再仅仅是五代诗词中的脂粉气,更直指亡国的切肤之痛,以及人生悲剧的体验,宇宙世界的探讨。也就是说,他将词的意境上升到了一个更为普世价值的高度。

那么为什么这个人是李煜而非他人呢?

终归结底,是他个人的命运与旁人截然不同。

他曾是一代君主,有著与旁人无法比拟的身份地位。再者,他本身拥有超高绝伦的文学造诣,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国家面临灭亡的边缘,他好在仍然能用手中的一支笔,写下对于自我和社会的种种思考。

这一切的一切最终使他的文字发挥出超我寻常的魅力。

王国维这么评价他,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比如,《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把生活的愁思汇入人生无尽的悲凉中,他的诗词是饱尝深情的,带著痛和真,心与泪。

李煜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词话创作中的分水岭。

也正是从那以后的发展,词话创作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浓妆艳抹,更是国雠家恨的大我表达,并最终发展到了宋朝的全盛时期,衍生出了豪放、婉约、清空等不同的流派。

后期的词话中所反映的情感表达更为复杂,孕育的元素也愈加丰厚。

由此可见,也唯有那些文化底蕴丰富,体会过刻骨铭心的人生,文字运用更为娴熟的创作者们精心书写的作品,才会流传百世,深入每一个人的心。而作品真正的精髓也深藏在文字的每一处细节之中。

四、文化创作的现实思考

纵观社会的发展,每个时代都会有各色各样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是,大浪淘沙之下,也唯有那些经得起历史风尘的作品,才会被沉淀下来。

就比如说,我们放眼中国电影市场,早些年间,在资本的利益驱使下,流量小花占据银屏的各大榜首,人们肆意的追捧各种流量明星,不管电影的质量如何,只要是他们所主演的影片那就是票房的保证。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我们很难在中国电影中,看到真正超脱世俗,别具用心的作品。

我们所能看到的,不过是一些流于表面,很难引起共鸣的三流垃圾片。机械木讷的表演形式,空洞无趣的故事情节,乏味可陈的电影构造。

只是,观众们不是无脑的木偶,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尽管,那些精致漂亮的脸庞会带给我们无数的新鲜感,但是毫无张力的表演背后,也终究会让观众失望的一天。

最终,人们从对于流量明星的追捧,到弃之而去,而所谓的流量大片也遭受了观众的集体抗议,他们所主演的电影,也无一例外遭受了滑铁卢。

市场终将用数据说话,冬天过后,温暖的春天总会来临。

也唯有那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才会浮出水面,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18年,也是中国电影的分水岭。

众多的好作品喷涌而出,而《流浪地球》也无疑是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佼佼者。它让我们看到有那么一群人依旧在认认真真地做事,拍电影,讲故事,死磕每一个细节。

比如,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准备炸毁空间站时,智能机器人莫斯想要阻止他,但是刘培强的一个啤酒瓶砸中了他,使得他停止了自己的使命。

但是当时的画面却让人感到细思极恐,镜头切换到莫斯身上,他正在前往休眠仓,给自己补充燃料。到底是他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还是想要支持刘培强,帮助人类拯救地球,谁也不得而知。

当然,也正是这些细节设计的微妙之处,让影片更具内涵,更加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反复的思索和寻求答案。

这些细节的背后,其实传达的是创作者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社会的思考,对于人性的揣摩。他的眼界,格局,他对作品的态度,对细节的把控,无一不在阐述著他自身的境界。

王国维的「境界说」,倒是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

正如,李煜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价值。我们也能在中国电影中看到那散发著光辉的作品。

境界的高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

作品的魅力,会源源不断的体现在众多的细节之中,那些令人熟悉的画面,会一次一次的打动观众,引发情感的共通。

归根结底,一个创作者的「境界」,才是他最终的秘密武器。


买的三联的版本。

作为一个高中理科现在读计算机的工科生,读书只是业余爱好,压根没有这底蕴读懂。

高三被王国维做学问的三境界吸引买的书,翻了几页发现看不懂。

现在大二,放假没事又在床上看了半个小时,还是看不懂。

一是境界不够,二是太浮躁,静不下心来好好读讲解去思考。

不过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原来大家也会「虎头蛇尾」,第一页的手稿和第十四页的不能比啊。倒是给王国维增了点人情味。


心向往之,

读之勉为其难,

境界太深,信息量太大,

本人底蕴很浅,

读的很是勉强,

就算看了不下十遍的叶嘉莹女士的《人间词话七讲》,

然放下《七讲》,还是很困难,

底蕴很重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